悼鹦鹉一首东阎允德吉士

翠笼高絓层轩举,中有珍禽解人语。

顾影频回席上灯,梳翎却避檐前雨。

左旋右转百态足,忽见昂藏为伛偻。

声名价重出比邻,婉娈情多向儿女。

耳娱目玩能几时,珠沈綵碎随尘泥。

玉环不系芳魂住,绣闼犹疑晓梦迟。

应怜握粟不自饱,吻渴肠空谁得知。

虚令宾客生顾盻,顿觉楹障无光辉。

忆昔携来陇山客,万壑千岩几朝夕。

都将妩色慰多愁,转使欢声成太息。

因思异物难豢养,颇似奇才遭挫抑。

君不见盐车千里驹,长饥至死无人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悼鹦鹉一首》,通过描绘一只鹦鹉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开篇“翠笼高絓层轩举”,以翠绿的笼子高悬在高楼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中有珍禽解人语”,点出鹦鹉不仅外形美丽,还能模仿人类语言,增添其独特魅力。随后,“顾影频回席上灯,梳翎却避檐前雨”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鹦鹉在灯光下回望的身影和躲避雨滴的动作,展现了其灵性与敏感。

“左旋右转百态足,忽见昂藏为伛偻”形象地展示了鹦鹉活泼多变的姿态,但突然间变得低垂,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哀伤或无奈。接下来,“声名价重出比邻,婉娈情多向儿女”两句,赞美鹦鹉在邻里间声名远播,情感丰富,尤其对子女充满关爱。

然而,“耳娱目玩能几时,珠沉綵碎随尘泥”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鹦鹉虽有才华,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最终“玉环不系芳魂住,绣闼犹疑晓梦迟”。诗人以“玉环”和“绣闼”象征鹦鹉的美丽与希望,但这些美好都只能成为过眼云烟。

“应怜握粟不自饱,吻渴肠空谁得知”表达了对鹦鹉生存状态的同情,它虽然拥有食物,却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最后,“虚令宾客生顾盻,顿觉楹障无光辉”感叹鹦鹉的存在虽能吸引宾客的目光,却未能真正照亮周围的世界。

“忆昔携来陇山客,万壑千岩几朝夕”回忆起鹦鹉曾陪伴过的陇山之行,那里的山川日月见证了它们共度的时光。然而,“都将妩色慰多愁,转使欢声成太息”却道出了鹦鹉用其美丽抚慰人心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忧愁与叹息。

“因思异物难豢养,颇似奇才遭挫抑”诗人由此联想到,像鹦鹉这样的异类难以得到妥善的照顾和培养,这与那些才华横溢却遭遇挫折的人有着相似的命运。“君不见盐车千里驹,长饥至死无人惜”借用千里马比喻,强调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鹦鹉命运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才华被忽视以及社会不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画马歌

唐家内厩多飞龙,五花队簇金芙蓉。

奚官引鞚供饲秣,退朝牵过明光宫。

丝绳百丈锁长柱,宛转雾鬣随风鬉。

银床玉瓶汲宫井,俯首下饮如渴虹。

气喷为云血成汗,意象矫矫腾高空。

当时监牧最得宠,襁褓小儿皆录功。

丹青画史极摹状,尚以骨肉分雌雄。

空将盛事作粉饰,万骑不到三川东。

千年粉墨出旧谱,乍可髣髴开元中。

今皇有道华夷通,敛武不耀兵戈锋。

祇应神骏饱刍菽,长在天闲十二重。

形式: 古风

钓鱼图为叶司徒公题

两舟同行如结邻,两翁相对各垂纶。

丝长水远意不极,俱是江湖閒散身。

倏无忽有时交诧,咫尺烟波不相借。

稚子牵丝似有情,前村问酒先论价。

江淮以南罾罟多,潇湘向上皆风波。

公家正住鱼龙窟,我兴却在沧浪歌。

沧浪歌长秋日短,野水寒天迷近远。

酒醒高堂看画图,黄芦瑟瑟江风满。

形式: 古风

题雁送邓宗周宪副

黄芦??鸣秋雨,北雁南征度江渚。

群分旅逐各有情,侧晲回看似相语。

啄者自啄飞者飞,忽然长叫入斜晖。

片时残梦断还续,千里关山归未归。

谁令岁序多反覆,转使道途成骨肉。

水有菰莼原有粟,犹胜鹪鹩一枝足。

我家旧在湘江东,十年秖住京尘中。

送君无限思乡意,昨夜南楼闻朔风。

形式: 古风

忧旱词

黄尘赤日无南北,平田见土不见麦。

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

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

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

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

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

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

我行虽难奈乐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