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木君赋此词,瑰曼可诵,爰依其韵,更赋秋草

院落无人,风霜欲老,篷根尽耐孤清。

化作萤飞,亏他照影分明。

西园懒赋新诗句,触愁心、蝶梦都醒。

忆年时、步屧空阶,夜景寒灯。

望中旧日铜驼陌,甚哀蛩唤遍,万杵寒声。

战马漫山,披图别样凄情。

寻常便到听鶗鴂,只青袍、意气难平。

甚天涯、一道裙腰,翠辇曾经。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院落寂静,风霜渐浓,自然与人世交织的凄美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清与孤寂,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历史的沧桑感。

“院落无人,风霜欲老,篷根尽耐孤清。” 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院落的空旷与风霜的侵袭形成鲜明对比,篷根的坚韧与孤独则映射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化作萤飞,亏他照影分明。” 萤火虫虽小,却能在黑暗中照亮自己的影子,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我,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西园懒赋新诗句,触愁心、蝶梦都醒。” 西园的诗句难以再赋,因为触动了内心的愁绪,梦境也因之醒来,流露出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忆年时、步屧空阶,夜景寒灯。” 回忆起往昔,独自在空荡的台阶上漫步,夜晚的寒灯映照着孤独的身影,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独感。

“望中旧日铜驼陌,甚哀蛩唤遍,万杵寒声。” 望向昔日繁华的铜驼街,哀鸣的蟋蟀遍地,寒风中的捣衣声此起彼伏,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战马漫山,披图别样凄情。” 战争的场景在山间蔓延,描绘出一幅悲壮的画面,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感慨。

“寻常便到听鶗鴂,只青袍、意气难平。” 鹗鴂的啼叫在寻常时刻响起,青袍象征着词人的身份与志向,但面对种种不平之事,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甚天涯、一道裙腰,翠辇曾经。” 最后一句将视角拉远,想象着在遥远的天边,翠绿的裙腰(可能指古代皇帝的车驾)曾经经过的地方,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词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调南歌子.夜坐咏怀

暗牖窥饥鼠,空阶咽断蛩。西风一夕卷梧桐。

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

坐来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

形式:

声声慢.秋感

病骨支秋,微吟向晚,诗心暗落斜晖。

一发江南,有人寻梦依稀。

流连晓风残月,怕归来、霜雪沾衣。

重回首,只青芜欲断,烟柳成围。

萧寂板桥流水,渐冷枫千树,红上渔矶。

点笔秋光,画图风景应非。

栖乌夜寒自唤,绕乔林、只怎孤飞。

惆怅处,听庭花新唱,远韵依微。

形式: 押[微]韵

百字令.送友人泛海

成连海上,怪知音风雨,移情如许。

我自乘空伤坠翼,经世杳如烟雾。

东海珊瑚,南都石黛,倦写看花句。

为君起舞,湖山恨入尊俎。

已矣青眼狂吟,天门轶荡,芳讯空相许。

十载灵修奇服愿,寂寞高邱何处。

土积危岑,绳牵大树,微尚惊虚负。

扁舟往矣,丈夫奚事叨絮。

形式:

兰陵王.题张红薇女士百花卷

慢春惜。一片花飞褪碧。

金壶里、依约返生,照海千红闹裙屐。风流溯往日。

谁识鸥波妙墨。

瑶台路,撩乱众芳,春燕秋鸿苦相忆。空中本无色。

甚海印生光,弹指成实。云泥朝市浑如客。

任丈室轻散,梵天微笑,华鬘回首几过翼。

好常住常寂。香国。梦曾觅。奈蕙炷霜清,萝怅尘积。

吟风泣露都无力。剩炫画桃李,弄晴葵麦。

青芜如锦,顾恨英,粉泪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