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望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生救之下至齑浆饮食悉以投火久而扑灭护持一学固有功然不豫除草莽绝火路亦其过也戏为赋之

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

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

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

野烧因风起,四垣俱烈烈。

堂上帘低垂,飞灰如落雪。

夭矫逼檐槛,流熛向门闑。

何但光孔圣,亦已照十哲。

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

相与望而畏,鹿骇惊鸥决。

似闻先生窘,书簏自提挈。

倾盆浆一空,戛釜羹亦竭。

势过万舆薪,杯水谩毫末。

颇欲伏忠信,石壁验庄列。

顾兹烟烬高,难试肤与发。

护持终有物,远近同扑灭。

趋凉寻木阴,气定始焦渴。

三日冷官门,炙手犹可热。

先生听我言,事细不堪忽。

徙薪与去草,此理同一辙。

勿谓草今无,火过茅已茁。

形式: 古风

翻译

传道官公正清廉,预防火灾的方法却略显笨拙。
学宫墙外的草丛,绵延十里,一眼望不到头。
没有及时清除杂草,它们滋生蔓延,根深叶茂。
野外的火焰借风势燃起,四面城墙都炽热燃烧。
厅堂上的帘幕低垂,飞灰如同雪花般飘落。
火星逼近屋檐栏杆,热浪直冲大门。
不仅是孔圣人的光芒,连十哲也一同照亮。
学生们紧张不安,不敢随意走动。
大家相互望着,畏惧不已,像鹿受惊,鸥鸟纷飞。
似乎听到先生处境艰难,自己提着书箱离开。
盛满的瓢盆瞬间空了,锅里的汤也已煮干。
火势之大,犹如万辆车的柴薪,而一杯水仅能略作抵挡。
很想证明忠诚,但大火太高,无法验证。
虽然大火最终会被扑灭,但此刻难以亲身尝试。
保护措施终会发挥作用,无论远近都会被扑灭。
寻找树荫避暑,心情平静下来才感到口渴。
三天的冷官生涯,即使手还是热的。
先生,请听我说,事情虽小,不可忽视。
移除薪柴和清理杂草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要以为现在没有火灾,一旦火过,茅草也会迅速生长。

注释

颇:相当、非常。
豫备:预备、预先准备。
滋蔓:蔓延、扩散。
四垣:四周的墙壁。
戛釜:敲击锅边,形容食物煮熟。
势过万舆薪:火势猛烈,超过万辆车的柴薪。
肤与发:皮肤和头发,比喻身体。
趋凉:走向阴凉处。
炙手犹可热:形容手摸上去还很热。
徙薪:移除柴薪以防火灾。
去草:清除杂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突发的野火烧及学宫的情景。诗人郑刚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学官的清廉和预防措施的不足,以及火灾发生后的紧张与救援过程。"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形象地写出草木茂盛,未及时清除成为火灾隐患。"野烧因风起,四垣俱烈烈"描绘了火势蔓延的迅猛,"堂上帘低垂,飞灰如落雪"则刻画了火势之大和破坏力。

诗人借此机会强调防火的重要性,指出预先清除杂草是防止火灾的关键,"徙薪与去草,此理同一辙",暗示了预防优于救急的道理。最后,虽然泮师带领学生奋力灭火,但诗人认为,若能事先防范,效果会更好,"护持终有物,远近同扑灭",表达了对预防措施的肯定。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既展示了火灾的危险,也突显了教育者和学生的责任,以及预防火灾的智慧。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形式: 古风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郎织女云

今夕知何夕,织女逢牵牛。

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

当时大军后,皆抱糠籺忧。

我劝二星者,鹊桥无谩游。

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

无庸事机巧,下副儿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尔深自谋。

无令一年中,虚烦天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或问茉莉素馨孰优予曰素馨与茉莉香比肩但素馨叶似蔷薇而碎枝似酴醾而短大率类草花比茉莉其体质闲雅不及也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

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氤氲。

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

独恨雷五虽洁清,珠玑绮縠终坐贫。

形式: 古风

招潘文虎

亲朋数日闻,俯仰作礼数。

既事还书斋,妙画倚庭柱。

春蚓细萦纡,知子常我顾。

坐此尘俗因,颜色阻良晤。

迟疑负中心,恍若失所遇。

新诗今鼎来,车马审留驻。

拨置或少间,尚几枉前步。

别来胸腹奇,彼此欲呈吐。

当为扫中庭,柏子香一炷。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