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水程》由明代诗人黄显所作,通过对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联“太庙应禅峡,终朝近梵宫。”以“太庙”和“禅峡”、“梵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这里的“禅峡”和“梵宫”可能象征着内心的静谧与精神的追求,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颔联“往来均履顺,动静各悬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无论是水流的往复还是自然界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律,表现出一种和谐与平衡。“履顺”意味着顺应自然,“悬空”则可能寓意着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平静状态的向往。
颈联“舟楫资人力,波涛擅帝功。”转而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舟楫依赖人力在水中航行,波涛则似乎蕴含着自然的力量,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赐。这里既表达了对人类智慧与努力的肯定,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尾联“夜梦莫须有,天机将无同。”以夜梦为引子,探讨了未知与神秘的主题。夜梦中的景象或许虚幻,但它们反映了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最后一句“天机将无同”则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寻,暗示了每个人对于宇宙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水流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宇宙、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