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伏的《留题云岩寺》诗,以云岩寺为背景,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深刻的情感体验。
首句“阖闾陵谷是兹山”,开篇即点明了山的来历,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往往游人不厌看”一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无论古今,人们都愿意驻足欣赏这山的美丽。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荒丘上的野草、古木以及蜿蜒的藤蔓描绘得栩栩如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历史的痕迹与生命的轮回。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雄伟壮观,七层的塔楼直插云霄,仿佛要穿透天际,而百尺的辘轳在水中翻转,不仅体现了建筑的高大,也暗示了水的寒凉与深邃,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以及对眼前景象的无限遐想。海天一色的秋景,满溢着诗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云岩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