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说木天犹突兀,暂时金地亦清闲。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名为《句》。诗中描绘了对天空与地面两种不同景象的对比与思考。
“见说木天犹突兀”,这句话以“木天”作为比喻,象征广阔的天空,突兀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辽阔与高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见说”二字则暗示了这是一次听闻或传闻,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紧接着,“暂时金地亦清闲”一句,将目光转向地面,以“金地”形容大地,可能暗喻了土地的富饶与宁静。这里的“暂时”二字,既表达了时间的短暂性,也暗示了这种清闲状态并非永恒,或许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天空与地面的不同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引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深邃思考。刘才邵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从前谑浪今收拾,尽听人呼张大王。
陇口山深草木荒,行人到此断肝肠。
耳中不忍听鹦鹉,犹在枝头说上皇。
小舟乘风飞鸟过,万顷云涛纵掀簸。
此行要是快平生,无数青山笑迎我。
山根隐约见人家,槿篱茅屋埋烟霞。
宛似秦人种桃处,川原远近纷香葩。
杖藜径踏华山去,试问莲开今何许。
路迷绝壑荫松筠,身到半山听鱼鼓。
道人为我开云堂,是中境界浑清凉。
幽磬时和野鸟语,飞泉暗泻岩花香。
文书照眼本吾事,雁鹜著行败人意。
造物似怜厌世嚣,挈置湖山烦一洗。
何人夜呼隐去来,向来得丧真山崖。
金庭玉柱永不改,人间劫火空飞灰。
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
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
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