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子瞻失干子二首(其一)

人生本无有,众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

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

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原本无常,一切幻象皆由心生。
亲人并非天定,妻子孩子亦如此。
偶尔相聚快乐,勉强当作家庭欢愉。
突然离去令人悲伤,短暂的欢愉终将化为哀伤。
你家那两岁幼儿,他的生命究竟从何而来。
世事变化无常,违背最初的愿望,泪水如江河翻涌。
我们最近才明白,造物主反复考验众生。
修行尚未完成,智慧难以全然依赖。

注释

人生:指人的生命。
幻妄:虚幻不实的事物。
手足:兄弟姐妹。
吾亲:我真正的亲人。
妻与子:妻子和孩子。
偶来:偶然的相聚。
室家喜:家庭的欢乐。
忽去:突然离开。
欣成:短暂的欢喜。
矜毁:悲喜交织。
毕竟:到底。
何自始:从何处开始。
变化:世事变迁。
初心:最初的心愿。
涕泗:眼泪和鼻涕。
剧翻水:像水一样汹涌。
造物:造物主。
聊复:姑且,暂时。
道力:修行的力量。
未完:尚未完成。
聪明:智慧。
难恃:难以完全依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勉子瞻失干子二首(其一)》。诗人以深沉的语气,探讨了人生的虚幻和亲情的无常。他指出,人生并非实有,一切都是如梦幻泡影般短暂聚集。即使是亲人,如手足、妻子和孩子,也只是暂时的相伴。诗人描述了对失去孩子的悲痛,以及试图从中寻得快乐和家庭之乐的努力,但瞬间的欢乐又会因失去而变为悲伤。他反思道,连两岁的幼儿也无法永恒不变,变化违背了最初的期望,令人涕泪横流。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世间万物易逝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经历了这样的打击,人们仍需继续领悟生命的真谛。他告诫子瞻,道行的修炼尚未完成,智慧也不能完全依赖,暗示了在困境中应保持坚韧和智慧的成长。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辙作为兄长对弟弟的关怀和教诲。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南康阻风游东寺

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

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

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

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

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

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

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形式: 古风

南窗

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

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客从远方来,疑我何苦心。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形式: 古风

复次前韵答潜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誇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乱清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复病三首(其一)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气初。

山深足氛瘴,俗俭少肴蔬。

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

朝廷闵流落,已是脱迁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