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一)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

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才华横溢如冯柱石,期待在此徘徊能显赫。
高昂的阳春曲调谁能应和,整天在隗台前焚香静听。

注释

冯柱石: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
幢盖:形容显赫的地位或权势。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
阳春曲调: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文。
和:应和,配合。
尽日:整天。
隗台:古代宫殿名,此处泛指高位者的居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高八斗的主人,建造了小巧精致的楼阁。"叨冯柱石"形容其建筑之精美,"敢期幢盖"则表达对主人的敬仰和期待。此处"结构"指的是建筑的布局和设计,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构架。

"此裴回"可能暗示主人建造这小楼是为了追求一种退隐生活,或许是在城市喧嚣之外寻找一份清净。"阳春曲调高谁和"则描绘了一个美好春日的景象,主人或许在此享受着悠扬的乐声,与自然和谐共鸣。

"尽日焚香倚隗台"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世隔绝的情怀。主人沉浸于清幽雅致的生活中,以焚香为伴,倚靠在楼阁之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高洁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二)

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卮酒贺行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三)

阑槛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风流孔令陶钧外,犹记山妖逼小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帘二首(其一)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帘二首(其二)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殷勤为嘱纤纤手,捲上银钩莫放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