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大柳驿行进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与旅途的氛围。首句“长安云树渺苍苍”以长安为背景,云雾缭绕的树木显得格外遥远而苍茫,奠定了全诗的辽阔与孤寂基调。接着,“岁暮驱驰疋马忙”点明时节与行旅状态,年末岁尾,一人一马匆匆赶路,透露出一种紧迫感和孤独感。
“日落暝烟迷野色,夜来残雪带寒光”两句,通过日落与夜幕的交替,以及烟雾、残雪与寒光的描绘,展现了夜晚行进途中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壮丽,也隐含着旅途的艰辛与寒冷。犬吠声的加入,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接近村庄的迹象,与前文的孤独形成对比。
“一径泥深道路长”则直接描述了行进过程中的艰难,泥泞的道路与漫长的路程,让人感受到旅途的不易。最后,“忽望青灯悬古寺,迟回欲借远公房”两句,诗人突然看到远处古寺中悬挂的青灯,心中涌起了一种温暖与希望,想要借宿于寺庙,暂时摆脱旅途的劳顿,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行时的所见所感,从孤独到温暖的心理变化,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