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庭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

壮图未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为其友王懿敏的离职挽留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慷慨当年论太平”一句,慷慨指豪迈不羁之态,言当年我们曾经一起畅谈过如何实现国家的太平盛世,但如今这些议论已经被尘土所掩盖。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也透露出一种时代变迁、理想未能实现的无奈。

“谏书虽在已尘生”则进一步描绘出当年的奏章和建言如今早已被积满了厚重的尘土,象征着那些美好的愿望已经无法再现。

接下来的两句,“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生动地描绘了一场壮观的宴席和一个深夜的别离。三秋指的是深秋,胜气即是英勇的气概,金甲可能象征着军人的威武或官员的尊贵;半夜离歌则展现了朋友之间不舍的感情,而玉笙在这里代表了一种清高脱俗和美好的音乐。

“庭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两句,庭下绿槐指的是家中的槐树依然郁郁葱葱,但主人已不再关注它们的成长,这里暗示了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匣中长剑则寓意着曾经的英勇和激情,如今却只能为无声鸣响,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

最后两句,“壮图未就冠先挂,從此无由听履声”,壮图即是壮志豪图,冠指的是官帽或头冠,这里说壮图尚未完成,就已经挂起了冠冕,意味着王懿敏的仕途生涯已暂告一段落;从此无由听履声,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知的迷茫和失落感。

整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鲜活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四望亭

轩然独到碧峰头,万里青霄入寸眸。

日夜松声如雨急,古今山色与云浮。

废朝风物依依在,客路江波滚滚流。

汉辇已沉江树老,天涯寂寞下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书隐者壁

客路森如棘,岩栖静掩关。

陶巾春渍酒,谢屐晚回山。

醉梦雷霆息,棋声日月閒。

我惭撄世网,暂此一怡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仁字卷子

文昌清晓漏声疏,曾看飞泉落笔初。

诗入池塘似灵运,赋传宫殿学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点,阴注将成淡墨书。

见说丹台名第一,蕊章须诏侍严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