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回忆起昨日颁布的遗诏,仿佛还能闻到玉几上的香气。
曾经的龙椅如今空荡,只有汾水上的大雁独自飞翔。
北方的星辰失去了光芒,三座神山的日夜似乎延长。
皇帝的游乐之地在哪里呢?仍然怀念那深红官袍的光辉。

注释

忆:回忆。
昨:昨日。
颁:颁布。
遗诏:先帝的遗命或遗嘱。
犹:还。
闻:闻到。
玉几:珍贵的几案,代指皇位。
香:香气。
鼎湖:古代传说中黄帝升天的地方,这里借指皇位。
龙已去:象征皇帝去世。
汾水:黄河支流,此处代指皇家宫殿。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思。
北极:北方天空。
星辰暗:星辰黯淡,形容帝王逝去后的沉寂。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此处可能象征仙境。
日月长:日月运行似乎更慢,暗示时间的停滞。
宸游:帝王的游乐或巡游。
何处:哪里。
尚想:仍然怀念。
赭袍光:深红色的官袍,代指皇帝的威严和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收录在《仁宗皇帝挽词五首》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怀旧和对过往时光的深情留恋。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皇帝颁布遗诏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那种在玉石制成的案几上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还萦绕在心头。这里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往昔情境的追怀。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通过“鼎湖龙”的消失和“汾水雁”在空中飞翔的画面,表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龙”常被用来比喻帝王或英雄,而其“已去”,则隐含着对于昔日英杰不再的哀叹。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这两句描绘了宇宙天象的变化,“北极星辰”作为古代导航的重要参考点,其“暗”可能象征着方向的迷失或是时光的模糊。而“三山日月长”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

最后,“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作者问及皇帝(宸游)的行踪,同时表达了对过去那华丽服饰(赭袍)所散发出的光辉的怀念。这里的“尚想”表明了作者心中对于昔日荣光的不舍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场景、自然界变化以及皇帝行踪的提问,构筑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怀旧的画面。王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七月攒宫晓,愁看动素旂。

乾坤清泪满,车驾昔游非。

落月低黄伞,流尘上玉衣。

苍梧何日返,耘鸟傍陵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车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忽觉宫车晚,乘云御帝乡。

空馀群玉殿,不奏万年觞。

白发孤臣泪,黄尘九陌荒。

返虞歌未断,陵柏已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