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一鹗韵

大道若坦涂,践履何早晚。

榛荆蔽不扫,日夜劳勤垦。

圣门一以披,即日到堂阃。

但办不已心,此道谁云远。

譬如积水陂,万顷才一建。

胡为不勇决,长年成连蹇。

百事皆已馀,一心正吾本。

人欲如火聚,急避勿缱绻。

超然领斯会,故乡今已返。

嗟我困不学,终日徒衮衮。

羡子有渊源,浚治令深稳。

斯文付诸公,容我老息偃。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道就像平坦的道路,何时开始实践并不重要。
荆棘丛生的地方无人打扫,日夜辛勤耕耘不停歇。
一旦进入圣人的门径,立刻就能接近核心
只要持之以恒,这条道路谁说遥远呢?
这就像积水的池塘,需要大量努力才能填满。
为何不果断行动,长久以来都停滞不前。
万事已成过往,一心专注于根本之道。
人的欲望像火焰聚集成团,应迅速远离,不要纠缠。
超脱世俗,领悟此理,如今已回归故乡。
感叹我因懒惰而困顿,整天忙碌无所得。
羡慕你有深厚的根基,深入治理,稳健无比。
这些学问交付给各位,让我这个老者安享晚年。

注释

大道:宽广的道路。
坦涂:平坦无阻。
榛荆:荆棘丛生。
蔽不扫:无人清理。
圣门:圣贤的门径。
堂阃:核心区域。
不已心:持之以恒的心。
远:遥远。
积水陂:积水池塘。
建:填满。
勇决:果断。
连蹇:停滞不前。
百事:万事。
本:根本。
火聚:火焰聚集。
缱绻:纠缠。
超然:超脱。
斯会:此理。
困不学:困于懒惰。
徒衮衮:空忙。
渊源:深厚根基。
浚治:深入治理。
老息偃:安享晚年。
息偃: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次陈一鹗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修道、学问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作学问和修炼心性的诗歌。开篇“大道若坦涂,践履何早晚”表明诗人对于大道的追寻和实践,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心中有所坚持,就不计较晨昏。紧接着,“榛荆蔽不扫,日夜劳勤垦”则形象地描绘了学问之路充满艰难,但诗人仍然孜孜不倦,每天都在努力前行。

“圣门一以披,即日到堂阃”这两句可能是在比喻某种精神追求的目标即将达成,或者是指学问有所悟入。但“但办不已心,此道谁云远”则表明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修炼仍旧没有满足感,对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或知识积累感到不足。

接下来的“譬如积水陂,万顷才一建”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学问与修炼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然而,“胡为不勇决,长年成连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缺乏果断、勇敢态度的自我反省。

“百事皆已馀,一心正吾本”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认为虽然外界的事情纷扰复杂,但只要保持一颗清醒和坚定的心,就能找到自己的本真状态。紧接着,“人欲如火聚,急避勿缱绻”则是在告诫自己要警惕世间的诱惑和人情的纠葛,应当迅速摆脱,不被外界干扰。

“超然领斯会,故乡今已返”可能是表达了诗人在精神世界中有所超脱,有种回归内心本真的感觉。而“嗟我困不学,终日徒衮衮”则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嘲,觉得自己虽然努力学习,却往往感到困惑,不断地在表面上忙碌而没有深入理解。

最后,“羡子有渊源,浚治令深稳。斯文付诸公,容我老息偃”则是诗人对后辈学者有所寄托,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希望在年迈时能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包容。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学问探索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内涵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梅天喜蒸润,江国饱雨泽。

况我谪逐人,穷巷宜阒寂。

今夕复何夕,门有此佳客。

贫家亦效勤,草草具一食。

高兴良未尽,奈此短景迫。

微言若发蒙,喜获此三益。

人生务明德,馀景不足惜。

区区名利人,长年竟何得。

使我市朝心,一扫便无迹。

怀君如古人,每事三叹息。

形式: 古风

怀汪圣锡

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渊。

天清气或朗,光景露涓涓。

或者辄按剑,奇才叹难全。

之子英杰人,声名何轩轩。

妙龄魁四海,终始皆称贤。

过眼不再读,悟心非口传。

文真翻手成,识超馀子先。

森森列五岳,浩浩朝百川。

谓年未三十,当握造化权。

陶甄到唐虞,修洁偕渊骞。

谁云一戢翅,沈滞十二年。

众论今未谐,子心方藐然。

磨砻尽箭镞,刮洗成混圆。

上造羲轩外,下极宣政前。

讨论分本末,钩赜穷由缘。

遥遥数千载,恍然落眼边。

斯文天其兴,子能常踬颠。

试看桃李花,三春何暄妍。

未及瞬息间,飘零堕风烟。

青青乔松枝,霜雪弥贞坚。

子如识此理,聊卧白云巅。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三)

昔我窜横浦,佳致未易陈。偶经?头宿,溪山妙入神。

烟波横小艇,疑是古玄真。

逝言或生还,孤志良一伸。

别来已十载,念此渴生尘。

何当携我辈,径往莫问津。

谨勿思高官,惊忧可悲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古(其十一)

少小有高志,思与古人亲。

二十学文史,三十穷典坟。

坐观世间事,抱火厝积薪。

此心虽炯然,不敢以告人。

君门深九重,欲陈谅何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