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岁春过西湖宝藏寺作

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

中有古佛屋,阒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沿着湖边的小路深入,松林幽静深远。
林中隐藏着古老的佛寺,空无一人,只有风声。
春云间夹杂着飘落的雨滴,带来一抹冷峻的山色。
谁能料到战事正盛,眼前只有藤蔓形成的阴凉。
我一生向往隐居生活,此刻只想寻找宁静梦境。
这并不逊色于避世者,我怀揣着太古般的心境。

注释

湖垠:湖边。
微径:小路。
窈窕:幽深。
松门:松树林中的门。
古佛屋:古老的佛寺。
阒:寂静。
人足音:人的脚步声。
春云:春天的云。
飞雨:飘落的雨。
苍岑:青翠的山峰。
戎马:战争。
藤萝阴:藤蔓形成的阴凉。
云卧:隐居。
幽梦:宁静的梦。
避世士:避世之人。
太古心:原始、古老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开篇便以一个宁静而又隐秘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幽深的寺庙环境。这里的“湖垠”指的是湖边的小道,“微径”则是细小的路径,“窈窕松门深”则形象地描绘了寺门被茂密的松树环绕,给人一种深远而又神秘的感觉。

“中有古佛屋,阒无人足音。”诗人的目光穿过林间,看到了一座古老的佛殿,但这里却没有半点尘世的喧嚣,只剩下古旧佛像的静默与时间的沉淀。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随后,诗人描绘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景观,“春云”、“飞雨”、“冷色”、“苍岑”,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既有温暖的春意,也有微寒的春雨,更有山色的沉郁。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这里,“孰知”表达了一种不解、不知的语气,诗人不知道外界的纷扰,只是沉浸在眼前的自然之中。原来繁华的世界只留下了藤萝交织的密布,这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世俗的喧嚣。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往一种超脱尘世、安静生活的心境,“平生”、“云卧”、“幽梦”等词汇都在传递着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最后一句,诗人自比为“避世士”,表达了自己的清高脱俗,同时,“契此太古心”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和认同,仿佛与远古的智者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然世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暝色复已夕,雨声全未疏。

掩关颇嗜卧,篝灯空照书。

点滴闻瓦沟,决溜鸣阶渠。

试作华屋想,未减严城居。

大江汹波浪,旷野风号呼。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是身在宇宙,何适非蘧庐。

陵谷傥迁变,楼观皆空虚。

安心无秘法,绝念忘畏途。

生死尚可处,此境固有馀。

形式: 古风

九月一日与王季夷酌别为赋十六韵

黄鹄抟秋风,一举辄万里。

飞鸣蓬蒿间,燕雀徒为尔。

王郎志凌云,英妙良可喜。

片言只字奇,采掇殊未已。

乐从长者游,论事亦亹亹。

知我中原时,早与大门齿。

流落天南端,相过不相鄙。

乃翁四男儿,君盖处其季。

家世贤弟兄,自立要如是。

古学傥有成,终身保无愧。

陋哉斗筲人,惟见目前利。

兹焉入三吴,索诗饯行李。

何补仆马饥,聊复慰深意。

可同洪乔书,尽付浙江水。

今夕灯烛凉,便当茱菊醉。

畏途重语离,瓶卧莫遽起。

形式: 古风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八)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

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一)

了堂先生古遗直,贬剥私史专尊尧。

二蔡怀奸首排击,始终大节不同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