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

广陵细酒真珠沸,瓮花决决倒河渭。

研朱泼面火生肌,离身一里闻糟气。

初如渴骥奔鸣泉,渐如怒虎吞脔胾。

乍如山石压一丝,又如云絮泊空际。

须臾变幻如偶儿,乍孤乍末恣俳戏。

又如分身作数人,口耳心神不目制。

旋风著树刺钩藤,郭郎舞袖张颠字。

口中牵丝舌力蹇,千言不能达一义。

酒人讳醉强惺惺,容貌矜持礼法赘。

强将拜跪学常人,不觉攲身落崖砌。

千扶万拥不能支,吻中微闻呼白二。

檐溜丁丁滴到唇,举手推屋若辞醉。

一酣三日昏如泥,齁声吼若惊涛至。

天然一幅浑沌图,人间械路争回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诗中描绘了饮酒者从开始到醉后的种种状态,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开篇以“广陵细酒真珠沸”起笔,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美酒的醇厚与诱人。接着,“瓮花决决倒河渭”,进一步渲染了酒香四溢的场景。随后,诗人运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初如渴骥奔鸣泉”、“渐如怒虎吞脔胾”,描绘了饮酒者从渴望到满足的过程,形象地展示了酒的力量。

随着饮酒的深入,诗中的比喻更加丰富多样,如“又如山石压一丝”、“又如云絮泊空际”,既表现了酒力的逐渐增强,也暗示了饮酒者情感的起伏变化。接下来,“旋风著树刺钩藤,郭郎舞袖张颠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舞蹈的比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和视觉效果。

在描述饮酒者的醉态时,诗人使用了“口中牵丝舌力蹇,千言不能达一义”这样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言语不清、思维混乱的状态。接着,“酒人讳醉强惺惺,容貌矜持礼法赘”,则揭示了饮酒者试图掩饰醉态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尴尬与不适。

最后,“千扶万拥不能支,吻中微闻呼白二”、“檐溜丁丁滴到唇,举手推屋若辞醉”,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饮酒者醉后难以自控的情景,以及对清醒的渴望。整首诗以“天然一幅浑沌图,人间械路争回避”结尾,既是对醉酒状态的总结,也是对社会规则与个人自由之间冲突的隐喻。

袁宏道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饮酒者的醉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

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

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

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

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形式: 古风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

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

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形式: 古风

戏赠死心和尚死心以秀才出家

铁城焰里热忙身,几人能掷头上巾。

题将百八金刚子,辞却东家老圣人。

少年意气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间。

镕取鱼肠一匣水,铸作胡僧双耳环。

往年湖上逢开士,藻月规烟说文炜。

但知北海是大儿,谁识南宗印真子。

海内学士闻行履,半说颠狂半惊死。

东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竖却尾。

瘦岩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贮古水。

落花红洗入溪澜,请看风吹起不起。

形式: 古风

月夜登良乡塔冈与子公诸友作别

秋水潋潋滴青雾,城外人家城里树。

白埃一道冲红亭,正是马蹄离别处。

荒垣残叶几家村,千厓洗尽月波痕。

乡关十路九貂虎,未知托钵向何门。

惊禽一羽分烟去,云路沉沉安可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