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

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

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

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

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开篇“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以远山近水起笔,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图景,紫巘青逻与湖底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接着,“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通过寒水与庭莎的对比,以及白云的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茭叶比作船只,野客登堂如同登船,生动地描绘了水乡的独特风情。接下来,“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则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生机与清凉,稻花香与槐树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宜人的环境。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描绘了雨后水面上波涛翻滚的情景,以及荷叶散发的清新气息,充满了动态美和生命力。“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则通过泼墨与清澄的交替,以及云彩中螭蛟的戏耍,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与生机勃勃。

最后,“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描绘了雨后窗前的景象,帘波与水条烟交织,仿佛梦境一般清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则以饮酒赏景结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

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

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形式: 古风

戏赠死心和尚死心以秀才出家

铁城焰里热忙身,几人能掷头上巾。

题将百八金刚子,辞却东家老圣人。

少年意气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间。

镕取鱼肠一匣水,铸作胡僧双耳环。

往年湖上逢开士,藻月规烟说文炜。

但知北海是大儿,谁识南宗印真子。

海内学士闻行履,半说颠狂半惊死。

东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竖却尾。

瘦岩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贮古水。

落花红洗入溪澜,请看风吹起不起。

形式: 古风

月夜登良乡塔冈与子公诸友作别

秋水潋潋滴青雾,城外人家城里树。

白埃一道冲红亭,正是马蹄离别处。

荒垣残叶几家村,千厓洗尽月波痕。

乡关十路九貂虎,未知托钵向何门。

惊禽一羽分烟去,云路沉沉安可论。

形式: 古风

赵州观水壁忆真际和尚

幻士幻入水三昧,博取天河作手戏。

跳珠回沬五尺馀,王成草木掀涛势。

古佛堂前柏树子,半裂空心半髡死。

荒檐龙钟几病僧,日暮空垣拾菌耳。

堂头老像如冰冷,寒碑月写风枝影。

石栏狮子向东啼,夜深唤却虚空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