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本是常娥一辈人,木樨开日作生辰。
大江南北无其偶,明月中间着此身。
筠管著书偏自富,荆钗绝口不首贫。
直将冰雪都消净,秋水空灵为写真。
这首诗以嫦娥为主题,描绘了一位独特且高洁的女性形象。首句“本是常娥一辈人”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暗示她具有仙子般的气质。接下来,“木樨开日作生辰”将她的生日设定在桂花盛开之时,寓意纯洁与美好。
“大江南北无其偶”强调了她在人间的独一无二,而“明月中间着此身”则进一步将她与月亮联系起来,象征她的清雅和神秘。诗人通过“筠管著书偏自富”来赞美她的才情,用竹简书写,显示出她的学识丰富;“荆钗绝口不首贫”则赞美她的节俭和不慕荣华,即使朴素的荆钗也能体现她的高贵品质。
最后两句“直将冰雪都消净,秋水空灵为写真”是对她内在品格的极高赞誉,说她的品性如冰雪般纯净,如秋水般灵动,真实而不做作。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嫦娥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追求。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思君不见且寻君,隔水楼高未夕曛。
正欲与言三夜梦,只馀迎面一窗云。
竹阴深护湘帘碧,兰气微沾茗碗芬。
手拂银墙留句在,好教惆怅到宵分。
吴山青接越山青,愁思如云入杳冥。
镜影已看虚一月,香盟犹忆对双星。
揉残诗草书难寄,挑尽灯花兆不灵。
梦里相逢了无益,秋来况是梦苏醒。
水中花影太夸犹,香不能沾影自留。
咫尺直须论万里,终朝何止似三秋。
月临窗纸将穿眼,风透帘栊未上钩。
此是最消魂境界,蓬山何处海西头。
相见明知枉断肠,相违无奈便思量。
来如江上潮通信,人似天边月放光。
风勒暗香穿小阁,花迷清影转回廊。
玉池常赐云浆暖,那惜冲寒度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