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卧龙石

蛮民不凿井,结庐傍水浒。

过客停征骖,亦作东道主。

初夏日晷长,到来已亭午。

轰轰雷数声,云脚拖衡宇。

对面千仞出,上雪而下雨。

溪草抽碧线,岭树翻白羽。

景色分浓淡,高低异寒暑。

他日逢云林,烦将画图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苞的《宿卧龙石》描绘了一幅山野风情的画面。诗中通过描述蛮民简陋的生活方式和傍水而居的环境,展现出一种原始而宁静的自然之美。过客的到来,使得原本的主人热情款待,体现了旅途中的互助与人情味。

诗人抓住了初夏时节的特点,日长夜短,雷声轰鸣,云彩低垂,仿佛连衡宇都笼罩在其中。接下来的几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千仞出”形容山势陡峭,“上雪而下雨”则描绘了奇特的天气现象,给人以视觉冲击。

溪边草木生机盎然,色彩对比鲜明,山岭上的树木则如同翻飞的白羽,富有动态感。诗人通过景色的变化,暗示了不同高度带来的温度差异,进一步突显了大自然的丰富层次。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美景的期待,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在画图中再现这卧龙石的景色,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8)

李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宿中渡

松光照四壁,山昏未及酉。

客闷无可遣,吟余茶代酒。

野店寂无人,散步道左右。

峡中天不大,尚得见北斗。

万籁都不闻,祇闻寒溪吼。

长途借马骑,明日能行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自麻盖中过雪山至西俄洛

昨日穿云林,今朝过雪山。

咫尺风土异,苍茫宇宙宽。

火龙不到处,夏日亦生寒。

冻泉依石泻,清冰作镜看。

松杉畏生岭,避风藏山湾。

遂令重叠嶂,头秃空巑岏。

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

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

形式: 古风

谒少陵祠(其一)

郭外草堂寺,旁留工部祠。

老曾怜鬓发,愁尚现须眉。

幕府秋风客,江村春日诗。

溪花相信久,吏隐实兼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谒少陵祠(其二)

翠竹斜笼径,幽花浅映池。

交游鸥鸟在,心事子规知。

稷契生平志,乾坤绝妙辞。

典型垂往哲,舍此欲何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