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个是何人,气清骨贫。烟霞面目,丘壑精神。
二仪自然一体,万像况与同尘。
床上全威白额虎,钩头可意赤稍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修行者的形象,他气质清朗,骨骼清瘦,仿佛与烟霞为伴,展现出山林隐士的风采和深邃的内心世界。他的精神境界与天地自然浑然一体,包容万物,如同尘土中的灵性存在。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形容这位禅人躺在床上犹如威猛的白额虎,而他的钩头(可能指禅杖或某种象征物)则暗示着他的智慧和力量,如同赤梢鳞的鱼,游刃有余。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内在修为与外在形象相结合的赞歌,体现了宋代禅宗艺术的审美特点。
不详
绝待而灵,无得而名。就位难辨,借功證成。
合伴应时节,随事放光明。
神歌社舞闲心适,块雨条风乐太平。
静而无像,动而无功。湛兮秋下水,应也树头风。
到处随缘成佛事,超情只个是神通。
穷年曾祭后山死,公等乃祝坡仙生。
下溯雪堂原一脉,可凭腊酒罢论兵。
招魂自赋吾惶及,去国相从礼未成。
最忆南园旧疏柳,更缘怀古涕沾缨。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秋水何色,野云无根。
半夜天空河汉净,老兔濯濯明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