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

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

乡园几度经狂寇,桑柘谁家有旧林。

结绶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灞陵桥上杨花里,酒满芳樽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回到宜春,春水已深,正值麦熟时节,梅雨过后湘阴地。
家乡多次遭受狂寇侵袭,不知哪家还有古老的桑柘树林。
虽然官职不高,我仍愿晚景得志,心中仍有登龙门的志向,高声吟诵。
在灞陵桥上,杨花纷飞,杯中酒满,却泪水涟涟沾湿衣襟。

注释

归去:返回。
宜春:适宜春天居住的地方。
春水深:春水上涨。
麦秋:夏季初秋,麦子成熟的时候。
梅雨:江南地区夏季的连绵阴雨。
湘阴:地名,在湖南。
狂寇:肆虐的强盗。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作农耕和编织的材料。
旧林:古老的树林。
结绶:系上印绶,指做官。
位卑:官职低微。
甘晚达:甘愿晚年有所成就。
登龙:比喻仕途升迁。
高吟:大声吟诵诗歌。
灞陵桥:古桥名,在长安附近。
杨花:柳絮。
芳樽:美酒的杯子。
泪满襟:泪水浸湿了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的文人在春季的所见所感。开篇"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两句,通过对春日江水的描述和对秋天梅雨的回忆,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乡园几度经狂寇,桑柘谁家有旧林"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个人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

接着"结绶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两句,诗人通过对自己官职不显赫以及仕途未遂的坦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态。最后"灞陵桥上杨花里,酒满芳樽泪满襟"则是诗人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以酒为伴,感怀友人,流露着对远方朋友的深情与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长,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更有对友情的珍视,是一篇集思念、感慨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

七子风骚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

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

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惊。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同志

所立共寒苦,平生同与游。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天澹沧浪晚,风悲兰杜秋。

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张谷田舍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

簪豸年何久,悬帆兴甚长。

江流爱吴越,诗格愈齐梁。

竹寺晴吟远,兰洲晚泊香。

高闲徒自任,华省待为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