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淮南岸一首

一昔淮南岸,两旬扬子江。

山川总极目,天地偶为邦。

竟日师虞老,何年虏自降。

知心除是月,夜夜照蓬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昔日淮南边,二十天在扬子江边度过。
放眼望去尽是山水,天地间偶然成为我们的家乡。
整天跟随虞老学习,不知哪年敌人会自行投降。
唯有这明月能知我心,每夜照亮我破旧的窗棂。

注释

昔:过去。
淮南岸:淮南地区。
两旬:二十天。
扬子江:长江下游古称。
山川:山水。
总:全部。
极目:放眼望去。
偶:偶然。
为邦:作为家乡。
竟日:整天。
师:跟随学习。
虞老:指虞舜或类似的人物,表示尊敬。
虏:敌人。
降:投降。
知心:了解内心。
除是:只有是。
蓬窗:破旧的窗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南岸边的居住生活和心境。开篇两句“一昔淮南岸,两旬扬子江”写出了诗人在淮南岸停留的时间长度,以及对扬州(古称扬子江)的眷恋。"山川总极目,天地偶为邦"则表达了诗人将眼前的山水天地当作自己的国土,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中间两句“竟日师虞老,何年虏自降”可能是在叙述诗人的生活状态,或是借用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期待。虞老是一位古代的隐者,而"何年虏自降"则含有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知心除是月,夜夜照蓬窗”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在这里,月亮成为了诗人唯一的知己,每个夜晚,它都在照耀着诗人的卧室窗户,象征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郑器先一首

与子如兄弟,为人痛疾雠。

暂时离别去,且欲谤谗休。

敢忘秦方瘠,深知越共舟。

少须三径就,他日再追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曹娥庙一首

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馀姚舜一般。

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

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

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雪窦瀑布一首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

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

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漓挽不还。

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彭泽道中二首(其二)

兹日定何日,前山连后山。

吾曹凡事懒,此去几时还。

复辟尚英爽,弃官真等闲。

异时怀二子,惆怅此山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