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庙一首

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馀姚舜一般。

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

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

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这神女多么威武在江边,她的品德如同余姚的舜一般崇高。
碧绿的草丛中埋藏着冰冷的美玉,清冷的风吹过,让人感到天寒地冻。
古人忧虑生存反成仁爱之祸,如今知晓死亡也有其艰难之处。
我独自徘徊,不忍离去,并非因为潮水微小而犹豫不决。

注释

神女:指神话中的女神。
德:品德。
馀姚:古代地名,这里代指高尚的品德。
舜:传说中的贤君。
凄凄:形容草木凋零或心情悲凉。
玉:象征美德或佳人。
矗:直立,高耸。
古患:古代的忧虑。
仁害:过分的仁慈带来的问题。
得所难:难以找到合适的归宿。
裴徊:徘徊,犹豫不决。
潮小:潮水微小。
盘桓:逗留,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悲壮苍凉的情怀。开篇“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馀姚舜一般”两句,通过对神女和古代圣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与向往。这里的“神女”可能指的是曹娥,这是一位传说中的女性,她因忠诚而跳江自尽,成为了忠贞的象征。而“德与馀姚舜一般”则是将神女的德行比喻为古代圣君舜的美德,强调了她的崇高品格。

接下来的“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传达了一种孤寂与萧索的氛围。“碧草”和“清风”都给人一种凉意,显得环境十分阴冷,而“埋玉冷”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矗天寒”更增添了一份悲壮。

中间的“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求生”和“处死”分别对应着生与死两个主题,而“为仁害”和“得所难”则透露出一种因坚持正义而受到伤害的无奈感。这里的“仁”可能指的是忠贞或正直,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自己对于道德与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两句,则流露出一种不忍离去的情感。这里的“我自裴徊”,可能指的是诗人站在曹娥庙前,不愿离开这个充满历史与传说的地方。而“非干潮小故盘桓”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故事的眷恋,以及对那些小小情谊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神女的赞美、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道德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窦瀑布一首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

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

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漓挽不还。

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彭泽道中二首(其二)

兹日定何日,前山连后山。

吾曹凡事懒,此去几时还。

复辟尚英爽,弃官真等闲。

异时怀二子,惆怅此山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彭泽道中二首(其一)

世路日益险,道根终自深。

因劳踏石足,倍起爱山心。

地冷雪常在,岁穷天更阴。

今宵投宿处,知度几层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普陀山观音岩祈雨一首

南风不为雨,躬即宝陀求。

地势到此尽,天河相接流。

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

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