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
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
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这首诗歌咏的是佛家禅定之境,通过对五官感受的否定来表达超脱世俗、达到心灵清净状态的境界。每句都以“无相”开头,强调了对色香味触等感官体验的超越,进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澄明。
“耳闻无相理”,表达了对声音的超然,不再受世间是非之干扰。
“眼空不受色”,则是说眼睛不再被五彩斑斓所迷惑,视觉世界已被超越。
“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同样指出对香味与滋味的脱离,不再被物质享受束缚。
“身着无相衣”,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装饰、外在形式的超然。
“竟随无相得”,是说通过这样的修行,终于获得了一种超越世间束缚的自由。
接下来的“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纯净,仿佛能洞察一切,甚至能够窥见佛教中的弥勒菩萨。
最后,“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则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万物本质相同、无需分别的心境,连方向也不再分辨,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不详
更无别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
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
唯有一门无钥匙,伸缩低昂说是非。
但能宣得无生理,善巧方便亦从伊。
慈悲说斯法,现疾为众生。
纯陀献后供,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化身千万亿,方便立空名。
不须执有法,圆通最大精。
欲得真成佛,无心于万物。
心如镜亦如,真智从如出。
定慧等庄严,广演波罗蜜。
流通十方界,诸有不能疾。
报汝学道人,祇么便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