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的《惜鹤十首》中的第二首,主题为“病鹤”。诗中以鹤为喻,表达了对身处困境、遭受病痛折磨之人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首句“渠本仙家物”,开篇点明鹤原本是仙界的生物,暗示鹤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然而,“胡为久不安?”一句转折,提出疑问,为何鹤会长时间处于不安的状态,引出下文对鹤病态的描述。
接着,“强行时拓翼,攲立欲遗丹”描绘了病鹤挣扎求生的场景。鹤在努力振翅飞翔,却因身体不适而倾斜站立,似乎想要放弃,但又不甘心。这里通过鹤的动作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其病态的痛苦与挣扎。
“谁药相如渴,独怜范叔寒”两句运用典故,将鹤比作古代两位饱受疾病困扰的名人——司马相如和范叔。司马相如曾因病渴求药物,范叔则因贫困而感到寒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病鹤处境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最后,“一鸣虽确确,犹自彻云端”收尾,寓意病鹤虽然身体虚弱,但仍能发出坚定的鸣叫,穿透云霄。这既是对鹤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身处困境中仍能保持坚韧精神的人们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病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