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城还拥入,师以接人劳。
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顶寒拳素发,珠锐走红绦。
终忆泉山寺,听猿看海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所作,名为《赠怀光上人》。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谢城还拥入,师以接人劳。"
这里描述了一种归来的场景。"谢城"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师以接人劳"则表明诗人在回程途中,或许是一位僧侣,在山路上辛勤地行走着,迎接着的是疲惫的人们。
"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禅坐冥想的生活状态。诗人可能在寺庙中度过了午后时光,习惯于静坐思考超脱世间的道理,而"离经吐论高"则表明诗人的思想和见解已经远超常人。
"顶寒拳素发,珠锐走红绦。"
这里描写了一种寒冷的冬日景象。"顶寒"意味着天气非常寒冷,而"拳素发"则是对手部位受寒的一种生动描述。"珠锐走红绦"可能是在形容冰冻的珠子或是某种装饰品,透露出一种精致与冷峻相结合的美感。
"终忆泉山寺,听猿看海涛。"
这两句则是一种对往昔生活场景的怀念之情。诗人似乎在回忆起曾经居住的泉山寺,那里有清澈的泉水和幽静的环境,可以听到猿鸣,也许能远眺海涛,感受到自然界无尽的力量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惠化如施雨,邻州亦可依。
正衙无吏近,高会觉人稀。
海日旗边出,沙禽角外归。
四明多隐客,闲约到岩扉。
庭罗衙吏眼看山,真恐风流是谪仙。
垂柳五株春娅姹,鸣琴一弄水潺湲。
援毫断狱登殊考,驻乐题诗得出联。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
若非似水清无底,争得如冰凛拂人。
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渥洼步数太阿姿,争遣王侯不奉知。
花作城池入官处,锦随刀尺少年时。
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