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吟(其一)

所谓十分人,须有十分真。

非为能写字,非谓能为文。

非谓眉目秀,非谓衣裳新。

欲行人世上,直须先了身。

形式: 古风

翻译

真正的人,必须有真正的内心。
这并非指写字技巧高超,也非指文章写得好。
不是说容貌出众,也不是说衣着光鲜。
若想在世间行走,首先要修炼自身。

注释

十分人:真正的人。
十分真:真正的内心。
能写字:写字技巧高超。
能为文:文章写得好。
眉目秀:容貌出众。
衣裳新:衣着光鲜。
欲行人世上:若想在世间行走。
直须先了身:首先要修炼自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十分吟》系列中的第一首,以十分人和十分真的概念为核心,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一个人若要真正立足于世间,不仅要有外在的才艺(如写字和作文),更关键的是内在的真诚(非为能真)。容貌清秀和衣着新潮并非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自我完善(非谓眉目秀,非谓衣裳新,直须先了身)。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人格完善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超越,体现了邵雍的道德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十四日留题福昌县宇之东轩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鸟因择木飞还远,云为无心去更赊。

盖世功名多龃龉,出群才业足咨嗟。

浮生日月仍须惜,半老筋骸莫强誇。

就此岩边宜筑室,乐吾真乐乐无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伤二舍弟无疾而化又一首

兄既名雍弟名睦,弟兄雍睦情何足。

居常出入留一人,奉亲教子如其欲。

慈父享年七十九,四人稚子常相逐。

其间同戏彩衣时,堂上愉愉欢可掬。

慈父前年忽倾逝,尔弟今年命还促。

独予奉母引四子,日对几筵相向哭。

不知肠有几千尺,不知泪有几千斛。

断尽滴尽无奈何,向日恩光焉可赎。

形式: 古风

感事吟又五首(其五)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

中间有寿人,未过百来岁。

出口无善言,行身无善事。

徒有人之身,殊无人之贵。

形式: 古风

感事吟又五首(其四)

曾闻不若见,曾见不如经。

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

改诗知化笔,醒酒识和羹。

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