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玄英遵中川,帆影严云结。
青山秀长松,森若锦罽列。
江蒲见居人,送寒鼓声咽。
客子远行迈,都忘换时节。
江上北风多,江岸芦花折。
日暮随罛师,渔灯遥明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江景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别致的江上风光。
"玄英遵中川,帆影严云结。"开篇即描写了船只在苍茫的云端与深邃的水面之间穿梭,其帆如同幽兰般优雅,从而引出了云层间缝隙处的帆影,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青山秀长松,森若锦罽列。"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岸上的青山与苍劲的松树,形容其林立如织就的锦绣一般,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隐喻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江蒲见居人,送寒鼓声咽。"在这节里,诗人细致地描摹了江边居民的生活场景,冬日的寒风中传来了远处的鼓声,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描绘,更是对季节变迁的一种感喟。
"客子远行迈,都忘换时节。"诗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客者,对于时间的流逝似乎已无所谓,心中只有对远方的向往和不舍。
"江上北风多,江岸芦花折。"这两句诗再次将读者带回到了江景之中,北风凛凛,江岸上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甚至有所折断,这是对季节更迭的深刻写照。
"日暮随罛师,渔灯遥明灭。"末了,诗人在日落之际跟随着渔师的脚步,远处渔火如同星辰般闪烁,这不仅是对光与影的美妙描绘,更是对生活中点点滴滴所蕴含的情感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不详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
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
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
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
我行采石矶,残雪嵌巑岏。
青松出秀色,黄竹垂琅玕。
碑版悬阁道,祠宇灿林端。
曾闻宫锦袍,啸咏过前滩。
供奉一云没,太息思才难。
舍舟入衢国,风疾客衣寒。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
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
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
萍聚只因今日浪,荻斜都为夜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