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友访黄宗鲁宗鲁置酒于思猷亭席上分韵赋思猷亭诗各以姓为韵予得谢字

我见俗子避百舍,一钱不直灌夫骂。

灵谷峰前汝水湄,谁信无双有江夏。

平生眼底无可人,子猷粗与吾同社。

故栽修竹共岁寒,不与繁花斗荣谢。

疏阴时过少陵樽,斜枝最入萧郎画。

强排风雨作寒声,巧留雪月延深夜。

三伏炎蒸自可逃,一榻清凉那肯借。

愿言闭关谢俗子,勿与此曹俱日化。

但得风味如晋人,纵无此君自潇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名为《与诸友访黄宗鲁宗鲁置酒于思猷亭席上分韵赋思猷亭诗各以姓为韵予得谢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访问黄宗鲁的情景,以及在思猷亭上的聚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见俗子避百舍”,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厌倦,愿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接着“一钱不直灌夫骂”一句,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值得尊敬的人不屑一顾的态度。

“灵谷峰前汝水湄,谁信无双有江夏”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灵谷峰与汝水交汇之处,景色宜人,令人向往。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平生眼底无可人,子猷粗与吾同社”两句,提到诗人一生中难寻知音,而子猷(王羲之的弟弟)的风度与他颇为相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知己的渴望。

“故栽修竹共岁寒,不与繁花斗荣谢”两句,通过修竹与繁花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推崇,以及对短暂繁华的淡然态度。

“疏阴时过少陵樽,斜枝最入萧郎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之美,以及诗人与友人在亭中饮酒赋诗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雅兴与情趣。

“强排风雨作寒声,巧留雪月延深夜”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恶劣天气中仍能享受相聚的乐趣,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三伏炎蒸自可逃,一榻清凉那肯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酷暑的逃避,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愿言闭关谢俗子,勿与此曹俱日化。但得风味如晋人,纵无此君自潇洒”几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清闲生活,即使没有竹子这样的君子相伴,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自得其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友情、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从黄宗鲁乞怪石

织女支机弃不用,老卢坠腰谁见收。

君从何处得此石,恐有鬼物为君偷。

不堪压作捣练石,仆在墙东如卧牛。

何如置我清溪上,奇峰崒嵂临清流。

鄙夫须髯锐如戟,青眸皓齿不我俦。

惟有泉石肯相伴,不索吾米无所求。

何时突兀入眼界,白头相对忘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代送柳权郡

河东夫子文中虎,笔端挥洒如飞雨。

馀波覃及百世孙,翰墨风流照今古。

文章清丽有典则,胸怀恢廓无城府。

拥麾山郡民气和,万顷黄云富禾黍。

公馀雅会罗嘉宾,高论峥嵘挥玉麈。

皂盖双旌别汝江,去作他邦民父母。

伫看祖席列岐亭,梅影横斜媚村坞。

定知玉诏下丹墀,宰府要公调鼎俎。

形式: 古风

送邹元佐还乡

白云英英天末飞,红蕖脉脉涧底静。

北堂姑老冢妇勤,邹侯感物动幽兴。

暂将平生说诗口,试言祸福知天命。

五行推步聊复尔,恐君胸中有水镜。

形式: 古风

送高彦应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

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