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贵有感

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

衣食相驱迫,遂师田舍翁。

每当春蚕起,不敢怠微躬。

晨兴督家人,留心曲箔中。

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

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

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

家赀已典尽,厥费犹未充。

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

苍天此何人,血面诉难通。

弃蚕满坑谷,行当歌大东。

预忧儿女曹,凛洌当严风。

我穷何足道,四海关吾胸。

赤子已露立,视天犹梦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桑贵有感》,表达了诗人因桑叶价格暴涨而陷入贫困的困境。首句“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揭示了诗人与时代格格不入,长期贫困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诗人为了生计,辛勤养蚕,但桑叶价格的突然上涨使他陷入了绝望,“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展现了物价飞涨的残酷现实。

诗人感叹社会动荡,楮法(指纸币制度)的崩溃导致民生凋敝,甚至比战乱还要严重,“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他感到无力改变,只能向苍天申诉,却无法得到回应。“弃蚕满坑谷,行当歌大东”描绘了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养蚕的成果被废弃的悲凉景象。

对于未来的担忧,诗人提到家人将面临严冬的寒冷,“预忧儿女曹,凛洌当严风”。尽管自己处境艰难,但诗人心怀宽广,“我穷何足道,四海关吾胸”,表示贫穷不足以限制他的胸怀。最后,他以“赤子已露立,视天犹梦梦”作结,寓意即使生活困苦,仍怀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社会经济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期盼。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莫恃势行

夜灯读书史,摽然抚予胸。

奇哉天下士,英雄见略同。

子长叹息芈家事,谓势于人将有穷。

谪仙作诗戒鲸鲵,亦云勿恃风涛之势如白龙。

乃知世上夸毗子,控抟外物终成空。

君不见寡大夫围初得楚,章华台前汗成雨。

郑田周鼎哆然求,齐桓晋文何足数。

一朝乾溪万众溃,饥卧独枕涓人股。

君不见夫差称霸会黄池,诸侯不敢捩眼窥。

临盟争长莫敢拒,吴竟为先晋次之。

中原甫归败笠泽,甬东百家悕可悲。

君不见赵家主父尤雄强,吞灭代北如驱羊。

诈称使者入秦地,威风惊倒秦昭王。

暮年立子一失计,探鷇沙丘终饿亡。

诵诗读史馀,更披金匮书。

章蔡与秦韩,往事尤可吁。

惇欲族诛元祐人,荐福镵碑立诸京。

绍兴五十三家桧掌股,庆元五十九人侂牙龈。

章蔡投荒韩授首,秦亦奄奄泉下人。

当时气势动山岳,如今一窖寒灰尘。

后来视今犹视昔,哀哉踵路双辀倾。

三书读罢灯亦暗,齁齁一枕东方明。

形式: 古风

读书

问翁几何年,翁年七十馀。

尚作蠹书虫,嗟翁一何愚。

旋增通典缺,旋修阜陵书。

毫芒集阅尽,白编还卷舒。

五诗讽被底,柳集诵日晡。

玩物能丧志,圣贤言皦如。

赋受有奇偏,谁能为耘锄。

形式: 古风

读陆逵常簿奏篇喜而有赋

老翁关门贪睡味,朝廷近事到耳疏。

朝起忽收故旧信,得此痛哭流涕书。

书中所道果何事,人心天命关机枢。

昔无叛民今已起,赤子至此谁之辜。

公田下损而上益,楮法子废而母孤。

三尺孤童尽知得,谁能暴虎编其须。

朝阳一鸣百聩醒,幸哉仅有而绝无。

三后在天甚神圣,佑此一脉皇基扶。

我非庆历石守道,聊题数语昭群愚。

形式: 古风

读荆轲传

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

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

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

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于期,愿借将军首。

将军扼揽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生雠,性命何足有。

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

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