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
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
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这首诗描绘了出家修行以求解脱之意,表达了对众生的哀念以及助佛弘法的决心。开篇"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两句,展现了诗人因深感世间苦难而选择出家的初衷和悲悯情怀。接着"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则明确了其修行目的,即在帮助佛陀弘扬佛法的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却出现了对比鲜明的情景:"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这表明尽管诗人有出家求解脱和助佛弘法的愿望,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解脱众生之苦,反而可能陷入某种迷失或是误入歧途的状态。
最后两句"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则描绘了一个共同堕落的景象,暗示即便是出家求道者,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也有可能与俗世之人一样陷入更深的迷茫或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初衷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佛教修行中的艰辛和复杂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省察与警醒的情怀。
不详
常饮三毒酒,昏昏都不知。
将钱作梦事,梦事成铁围。
以苦欲舍苦,舍苦无出期。
应须早觉悟,觉悟自归依。
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
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
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
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
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
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
若论常快活,唯有隐居人。
林花长似锦,四季色常新。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
虽然身畅逸,却念世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