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偶题诗

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远方的山峦翠绿如烟,繁花烂漫的桐花盛开在二月的天空。
我在繁华的街道上欣赏夜晚的灯火,直到月儿升起,挂在盛开的海棠树前才回家。

注释

远山:远处的山脉。
酋萃:聚集。
翠凝烟:青翠如烟。
烂漫:盛开、绚丽。
桐花:梧桐花。
九衢:繁华的街道。
灯火夜:夜晚的灯火。
归来:返回。
月挂:月亮升起。
海棠:海棠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市井生活的图画。开篇“远山酋萃翠凝烟”一句,通过对远处山峦氤氲缭绕着青翠的雾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情感和意境。“烂漫桐花二月天”则具体指出了时节,二月正是桐花盛开之时,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能嗅到春日里桐花的香气。

接下来的“游遍九衢灯火夜”一句,用了“游遍”来表达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探索和享受,尤其是夜晚的市集,灯火通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九衢”通常指的是古代城市中的主要街道,这里可能是泛指整个繁华的市区。

最后,“归来月挂海棠前”,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夜游结束后归来的情景。月亮高悬在海棠树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转换,也是空间上的一种回归,从繁华的市集到安静的家园,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深厚的情感。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

褚遂良(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政治家、书法家,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武后即位后,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卒;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 字:登善
  • 籍贯:杭州钱塘
  • 生卒年:公元596年-公元659年

相关古诗词

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

涿野轩皇陈,丹浦帝尧心。

弯弧射封豕,解网纵前禽。

凭高御爽节,流月扬清阴。

雾匝长城险,云归渤澥深。

翻垗入层汉,落雁警遥岑。

露条疏更响,凉蝉寂不吟。

三韩初静乱,八桂始披襟。

商飙泛轻武,自涧引衣簪。

酒漾投川醁,歌传芳树音。

边烽良永□,麾旆竦成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安德山池宴集

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

行云泛层阜,蔽月下清渠。

亭中奏赵瑟,席上舞燕裾。

花落春莺晚,风光夏叶初。

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

独有狂歌客,来承欢宴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

萦波回地轴,激浪上天潢。

夕云类鹏徙,春涛疑盖张。

天吴静无际,金驾俨成行。

戈船凌白日,鞭石耿虹梁。

电举朝宗外,风驱韩貊乡。

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

麾城湛□□,□□□□□。

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王功先美化,帝略蕴戎昭。

鱼骊入丹浦,龙战起鸣条。

长剑星光落,高旗月影摇。

昔往摧勍寇,今巡奏短箫。

旌门丽霜景,帐殿含秋飙。

河池水未结,官渡柳初凋。

边烽夕雾卷,关陈晓云销。

鸿名兼辙迹,至圣俯唐尧。

睿藻烟霞焕,天声宫羽调。

平分共饮德,率土更闻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