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有怀北游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翻译

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
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
调名用刘晨、阮肇故事。
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
又名《醉桃园》等。
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格。
钿车:用金宝装饰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瞥然:一闪而过。
贴贴:挤挨的样子。
莺房:指歌女的房间。
啼鹃: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不信有啼鹃”意指不相信会分手而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逸脱俗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车马、音乐、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其中“钿车骄马锦相连”一句,展示了高贵而华丽的生活场景;“香尘逐管弦”则传达出一种飘逸的音乐美感。“瞥然飞过水秋千”中的“瞥然”,形容动作之迅速,显示诗人对于瞬间美好场景的捕捉和欣赏。

在“清明寒食天”一句中,“清明”指的是清明节,这个节气常与寒食节相近,表达了春日的凉爽和一种淡雅的情绪。“花贴贴,柳悬悬”则形容春日里花瓣轻触,柳丝飘逸的生动画面。

“莺房几醉眠”一句,透露出诗人在美好环境中享受悠闲生活,甚至沉迷于其中,不愿醒来。而“醉中不信有啼鹃”则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中的状态,对周遭环境的疏忽和忘我。

最后,“江南二十年”一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诗意境界。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都下与沈尧道同赋别本作北游答曾心.传惠诗

平沙催晓,野水惊寒,遥岑寸碧烟空。

万里冰霜,一夜换却西风。

晴梢渐无坠叶,撼秋声、都是梧桐。

情正远,奈吟湘赋楚,近日偏慵。

客里依然清事,爱窗深帐暖,戏拣香筒。

片霎归程,无奈梦与心同。

空教故林怨鹤,掩闲门、明月山中。

春又小,甚梅花、犹自未逢。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西湖别本作与王碧山泛舟鉴曲,王蕺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其一)中吴感旧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

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

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

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

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

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

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达琴友季静轩还杭

荷衣消翠,蕙带馀香,灯前共语生平。

苦竹黄芦,都是梦里游情。

西湖几番夜雨,怕如今、冷却鸥盟。

倩寄远,见故人说道,杜老飘零。

难挽清风飞佩,有相思都在,断柳长汀。

此别何如,一笑写入瑶琴。

天空水云变色,任愔愔、山鬼愁听。

兴未已,更何妨、弹到广陵。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