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卢得法非僧相,庞老通明岂离家。
大事未成俱业网,除非了本是生涯。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偈颂之一。它以两位历史人物老卢和庞老为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念的人生观。
"老卢得法非僧相",暗示老卢虽然修得了佛法,但他的身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僧侣,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形式。"庞老通明岂离家",庞老通晓智慧,但他并未完全出家,而是寓居在家,表明真正的智慧并不受限于世俗的住所。
"大事未成俱业网",这里的"业网"指的是世俗的牵累和责任,诗人指出在追求大道未竟之前,人们往往被尘世的事务所束缚。"除非了本是生涯","了本"即彻悟本性,诗人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人生的本质,才能从这繁杂的世间事务中解脱出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超越世俗的束缚,回归内心,实现真正的解脱与自由。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若得桥行心亦行,莫教孤负见贫僧。
不因通济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灯。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
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今日不知来日事,贪嗔痴爱度朝昏。
披毛戴角更相互,岂识修真般若门。
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