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
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偈颂三十首》中的第九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修行与解脱的主题,强调了普庵的真实修行态度,即不追求物质财富,而是专注于心灵的净化和脱离世俗的束缚。"普庵真实不问钱"表达了对金钱的淡泊,注重内心的修行;"只要离尘脱业缠"则揭示了修行者的追求,即摆脱世间纷扰,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
"一闻千悟方堪委",意指通过一次深彻的领悟,就能完全信赖并投入修行,不必执着于外在的修炼形式,如追求成仙。最后的"何须苦苦学神仙",则是对那些辛苦追求长生不老、成仙之道的人们的劝诫,暗示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在的觉悟,而非外在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体验和直指人心的教诲风格。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今日不知来日事,贪嗔痴爱度朝昏。
披毛戴角更相互,岂识修真般若门。
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
闲步游南陌,惟便野兴多。
傍花看蝶舞,近柳听莺歌。
有无俱不到,生灭岂相干。
得者随机应,未达莫颟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