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遇雪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

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

密翳空难曙,盈徵瑞不愆。

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满头白发手持白简,清晨向着飘雪的天空进发。
踏上玉石台阶,初见景色清新,琼枝玉树显得格外鲜艳。
繁密的云层遮挡了黎明的到来,吉祥的征兆满满,没有丝毫差错。
谁是那洛阳城中的旅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能安然高卧?

注释

霜鬓:白发。
霜简:白简(象征官职或文书)。
玉阶:玉石台阶。
琼树:美玉般的树木,形容雪景。
密翳:浓密的云层。
盈徵:充满吉祥的征兆。
洛阳客:洛阳的旅人。
高眠:熟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入朝途中遭遇雪景的画面,语言优美,意境清新。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 开篇两句,以“霜鬓”形容早晨的白发般的霜冻,用“持简”来比喻行走在这寒冷的早晨,准备入朝。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出一幅清冷而又紧迫的情境。

"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雪后的景物进行描绘。“玉阶”和“琼树”都是用来形容积雪后宫阙与珍贵之物的美好,而“初辨色”和“乍相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雪中的美景有着细腻入微的观察。

"密翳空难曙,盈徵瑞不愆。" 这两句继续描绘雪天的景象。“密翳”形容云层紧密,使得天色难以分晓,而“盈徵”则是对积雪的赞美之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雪所带来的祥瑞气氛的欣赏。

"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最后两句转而深远,诗人借由提问“谁为洛阳客”,突显出自己作为行者在这场雪中的孤独与特立之感。而“是日更高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和独到的哲思。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对月

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坐无云雨至,看与雪霜同。

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迥空。

年年不可值,还似命难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

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

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

免为三不吊,已白一生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其一)

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

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

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

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其二)

维舟绿溪岸,绕郡白云峰。

将幕连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无独见,长策未相逢。

所幸分尧理,烝民悉可封。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