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

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

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

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脩花台。

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

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只似寻常开。

幸有神仙接花术,更向都城求绝匹。

梁王苑里索妍姿,石氏园中搜淑质。

金刀玉尺裁量妙,香膏腻壤弥缝密。

回得东皇造化工,五色敷华异平日。

一朝宠爱归牡丹,千花相笑妖娆难。

窃药嫦娥新换骨,婵娟不似人间看。

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笼黄道。

道南楼殿五云高,钧天捧上蓬莱岛。

四边桃李不胜春,何况花王对玉宸。

国色精明动韶景,天香旖旎飘芳尘。

特奏霓裳羽衣曲,千官献寿罗星辰。

兑悦临轩逾数刻,花吏此时方得色。

白银红锦满牙床,拜赐仗前生羽翼。

惟观风景不忧身,一心岁岁供春职。

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窜来江外知几年,骨肉无音雁空度。

北人情况异南人,萧洒溪山苦无趣。

子规啼处血为花,黄梅熟时雨如雾。

多愁多恨信伤人,今年不及去年身。

目昏耳重精力减,复有乡心难具陈。

我闻此语聊悒悒,近曾侍从班中立。

朝违日下暮天涯,不学尔曹向隅泣。

人生荣辱如浮云,悠悠天地胡能执。

贾谊文才动汉家,当时不免来长沙。

幽求功业开元盛,亦作流人过梅岭。

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

自可优优乐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

接花之技尔则奇,江乡卑湿何能施。

吾皇又诏还淳朴,组绣文章皆弃遗。

上林将议赐民畋,似昔繁华徒尔为。

西都尚有名园处,我欲抽身希白傅。

一日天恩放尔归,相逐栽花洛阳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和葛闳寺丞接花歌》,通过描绘江城老卒的人生变迁,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老卒原本出身东都富贵之家,因挥霍无度而陷入贫困,最终被贬至偏远之地,从事接花工作。他感叹自己曾经的奢华生活与如今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通过老卒的经历,寓言了人生的起落和朝廷的兴衰,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他借用“接花之技”这一细节,讽刺了当时的奢华风气,同时也流露出对回归淳朴生活的期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老卒得到释放,能够回到洛阳从事花事的希望,寄托了对自由和归隐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同情,又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范仲淹深厚的道德关怀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

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嫦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