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五)

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

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敧坐,自引壶觞醉。

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

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清冷的薄绸帷幕映素白墙壁,露珠晶莹,群峰如玉般洁净清新。
明亮的镜子般的池塘秋水清澈,冷冽的水光映照着整个天空的翠绿。
荷花菱叶在水面摇曳,蒲苇随风轻摆,惊动了鱼儿和龙儿嬉戏。
山河倒映在水中,明亮的光影洒满人间。
谁能像老子那样痴情固执,随意坐在胡床上,独自举杯畅饮沉醉。
醉中悲歌未尽,屋角乌鸦飞过,星辰陨落。
对着影子,我们三人停下饮酒,谁又能理解那乘鲸遨游的志向。
那玉京仙境在哪里?翠绿的高楼空自锁闭,十二重门深锁其中。

注释

寒绡:清冷的薄绸。
素壁:白色墙壁。
露华:露珠。
群玉峰峦:众多如玉的山峰。
明镜池:明亮的池塘。
冷浸:冷冽浸润。
鱼龙戏:鱼儿和龙儿嬉戏。
痴顽:痴情固执。
胡床: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简易坐具。
骑鲸意:乘鲸遨游的志向或超脱世俗的理想。
玉京:传说中的仙都。
翠楼:绿色的高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意境。开篇“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几句,以清冷之笔勾勒出一派仙境般的景象,其中“寒绡”与“素壁”相映成趣,“露华”、“群玉”又烘托出了山峦的洁净与高贵。接下来的“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则是对这种景色进一步的渲染,水净如镜,天空澄清,都在强化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中间部分“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则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种描绘,荷花轻摇,水草随风舞动,连同鱼龙都在此环境中尽情嬉戏,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接着“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敧坐,自引壶觞醉。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则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写照。在这里,“老子”应指诗人自己,他在自然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与大自然合为一体,饮酒高声歌唱,甚至醉酒之后还有一丝悲凉,但这份悲歌也未必完全说尽。屋角飞乌、星坠,则是环境与心境的交融。

最后“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则是在询问面对着自然界的美好,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诗人的那份超脱凡尘的心境。这里的“骑鲸”本是古代神话中仙人乘鲸登天的象征,在此处用来比喻诗人心向往之的自由与高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一种超然与享受。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

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采桑子.奉和秦楚材史君荔枝词

华堂清暑榕阴重,梦里江寒。火齐星繁。

兴在冰壶玉井栏。风枝露叶谁新采,欲饱防悭。

遗恨空盘。留取香红满地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青玉案(其四)筠翁生朝

水芝香远摇红影。泛瑞霭、横山顶。

缥缈笙歌云不定。

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谁道筠溪归计近。

秋风催去,凤池难老,长把中书印。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六)

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

心字龙涎饶济楚。

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围炉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户。

绿绮声中谁暗许。

小窗归去,梦回犹记,金鼎分云缕。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