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湖楼夜闻枭声甚恶

小楼已自荒凉甚。乖音又来孤枕。

鹤欬秋山,鲇啼夜涧,少有如伊凄紧。初听未审。

已银烛光沉,铁箫声噤。

独倚危栏,玉楼寒粟起难禁。

哀鸣何太自苦,想枯桑老秃,零落无葚。

贾傅工愁,齐侯善痁,被尔雄心消尽。挑灯暗哂。

笑赋鹏词酸,禳鸮人窘。起抚龙泉,怪鸱俄远引。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湖楼夜闻枭声甚恶》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夜晚在湖边楼阁中听到枭鸟叫声时的凄凉心境。

开篇“小楼已自荒凉甚”,点明环境的荒凉与孤独,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乖音又来孤枕”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仿佛连声音都成了陪伴。“鹤欬秋山,鲇啼夜涧”,以鹤的咳嗽和鲇鱼的啼叫比喻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情绪的低落。“少有如伊凄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凄凉的感受。

接着,“初听未审”到“铁箫声噤”,描述了诗人初听枭声时的反应,从最初的不解到最终的沉默,表现了情感的逐渐深入与内心的沉重。“独倚危栏,玉楼寒粟起难禁”,通过动作描写,展现诗人独自面对寒冷与孤独的场景,寒意不仅来自外界,更源自内心的深处。“哀鸣何太自苦”,诗人对枭鸟的哀鸣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映射出自己内心的痛苦。“想枯桑老秃,零落无葚”,以枯桑老树的形象比喻自己的境遇,暗示了人生的衰败与无望。

“贾傅工愁,齐侯善痁”,引用历史典故,将诗人的情感与古代文人的愁绪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被尔雄心消尽”,表达了诗人因外界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双重压力而感到雄心消逝的无奈。“挑灯暗哂,笑赋鹏词酸,禳鸮人窘”,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与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侃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讽刺与不满。

最后,“起抚龙泉,怪鸱俄远引”,诗人起身抚摸宝剑,似乎在寻求力量与勇气,而怪鸟的远去,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孤独、痛苦与挑战时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

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风多。

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凭他,吴越干戈。

工作合、惯调和。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

关河。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倦寻芳

小移步障,闲泛灵楂,西子湖畔。

大好清游,苏白也应相羡。

康乐行窝随地筑,达摩芦叶沿流转。

斗奇情,有浮梅槛稳,驾霄亭健。

念往事、风流消歇,二百年来,犹有馀恋。

坐对湖山,昔日胜游谁见。

几处神楼空结想,十年船会难如愿。

只荒凉,薛家庐,曲阑凭遍。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唐多令.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

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云水一登楼。

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

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瑶华慢.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

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

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

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

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

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

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形式: 词牌: 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