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
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古今多是烟霞谪。
一钵上人轻六翮。选场要射如来策。
点化黄金非妙药。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仙境般的生活。开篇"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庐山雄伟的山势和辽阔的水面,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接着"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则是对庐山山中修道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至人即道家中的高级修士,他们在庐山的深处建造洞穴作为自己的居所,隐逸于世。
"古今多是烟霞谪,一钵上人轻六翮"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烟霞谪,是指仙家之地,云游四海,如同烟霞一般神秘莫测。而一钵即是一钵饮食,上人则是修道者,他们轻视尘世的六翮,即不受尘世牵绊。
"选场要射如来策,点化黄金非妙药"两句,则是在比喻仙家之地的生活,如同佛教中的如来,能够点石成金,但这里强调的是这种生活虽然神奇却并非是追求物质的转变,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脱。"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则是在表达对仙境生活无限向往的心情,如同饮酒一般,一口气要将这难以企及的仙境生活全部拥入怀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道家修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不详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顶上铁轮飞火焰。防身细按威神剑。
体用双行谁敢觇。光闪闪。何须更把茶林撼。
衲子家风存古俭。一条楖栗如天堑。
粥鼓未鸣灯火暗。无恩念。断崖古木横藤簟。
潦倒瞿昙饶口悄。拈花冤道头陀笑。
鸡足山中眠未觉。谁知道。至今功业犹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禅床四面藤萝绕。
有个路头君试讨。梅花老。南园蝴蝶飞芳草。
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
笠子盖头衣钵少。穿林表。回头高刹空中小。
官路旧多林木绕。露浓花蕊皆颠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庐山好。香炉峰下湖波渺。
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
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