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五)

顶上铁轮飞火焰。防身细按威神剑。

体用双行谁敢觇。光闪闪。何须更把茶林撼。

衲子家风存古俭。一条楖栗如天堑。

粥鼓未鸣灯火暗。无恩念。断崖古木横藤簟。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渭老的《渔家傲》之五。诗中的意境雄浑,语言生动,充满了对渔家的生活和情感的描绘。

“顶上铁轮飞火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渔家日常生活中的一幕,铁轮可能是指渔船上的某种机械装置,其飞火焰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劳作氛围。紧接着,“防身细按威神剑”表达了一种警觉和自卫的情绪,仿佛渔夫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刻,也不失其刚毅之心。

“体用双行谁敢觇”一句中,“双行”可能指的是渔夫日夜辛勤的劳作,或是对渔家生活状态的描写。这里的“觇”字则带有一种挑战和自信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于渔家生活的自豪。

接下来的“光闪闪。何须更把茶林撼”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似乎在说,即便是简单的生活,也不需要过多的奢侈和装饰。这里的“茶林”可能象征着渔家简朴而平静的生活方式。

“衲子家风存古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与节俭的重视,衲子是一种补缀破旧衣物的做法,这里代表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保存。

“一条楖栗如天堑”这句中,“楖栗”形容渔夫生活中的某种坚韧不拔,或者是对渔家生活环境的生动描写。这里的“天堑”则给人一种高大无比、不可攀越的感觉。

最后,“粥鼓未鸣灯火暗。无恩念。断崖古木横藤簟”几句,通过对夜晚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渔家在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去、对于恩情的回忆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渔家的日常生活、劳作、自卫以及对于传统节俭的重视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三)

潦倒瞿昙饶口悄。拈花冤道头陀笑。

鸡足山中眠未觉。谁知道。至今功业犹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禅床四面藤萝绕。

有个路头君试讨。梅花老。南园蝴蝶飞芳草。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六)

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

笠子盖头衣钵少。穿林表。回头高刹空中小。

官路旧多林木绕。露浓花蕊皆颠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庐山好。香炉峰下湖波渺。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二)

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

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四)

高绊袈裟挑纸帔。一杯茶罢成行计。

路入庐山风细细。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

法椅何曾烧两臂。谁知纸上无穷意。

欲识普贤真实际。齁齁地。小炉雪夜和衣睡。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