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盛开图景,通过鲜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喜悦。"花向琉璃地上生"一句,以琉璃的地板比喻牡丹花朵盛放于光滑洁净的大理石地面上,既形象地描绘出了花开时的地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景致的赞美。
接下来的"光风炫转紫云英",则更深入地刻画了牡丹之美。"光风"表达了一种柔和而又明媚的阳光,"炫转"形容光线在花间流动闪烁,而"紫云英"则直接描写了牡丹的外观,将其比作云中飘逸之美丽景象。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激赏之情,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花开时那份明媚与柔和。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感受的进一步深化。"天女盘中见"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或神灵在花间宴乐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曾经看到过牡丹的美丽。而"直至今朝眼更明"则表达了诗人这次再次观赏到牡丹时,自己的感受更加深刻和敏锐。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诗人的个人体验,以及他对自然之美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牡丹花朵无限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春来求事百无成,因向愁中识道情。
花满杏园千万树,几人能伴老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