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

谁唤娇娆,斜插双弦,华筵乍开。

爱玉纤轻轧,半笼翠袖,歌喉缓引,暗点鸳鞋。

胡部新声,乐工巧制,写出龙沙马上哀。

哀何似,似离鸾惊起,白雀飞来。丁宁击节金钗。

要细听、春风且慢催。

正宫商分犯,拽归双调,伊州入破,攧遍三台。

画扇香收,罗巾汗湿,愁是云兜醉后回。

花闲客,任鸾绡缠髻,更尽余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是谁呼唤着娇媚的女子,让她斜倚在琴弦旁,华丽的宴会刚刚开始。
她轻轻拨动琴弦,半遮住翠绿的衣袖,歌声缓缓响起,悄悄地触动了鸳鸯图案的鞋子。
胡部的新曲,乐师巧妙创作,演奏出在边疆马上所感的哀伤。
这哀伤多么像,离别的凤凰猛然惊起,白雀翩翩而来。叮咛中敲打着金钗的节奏。
要仔细聆听,让春风慢慢吹过,不要急于催促。
音乐从正宫商调转换,再回到双调,接着进入伊州曲的破调,旋律震撼了整个音乐厅。
画扇上的香气消散,罗巾上沾满汗水,那愁绪如同云兜般在酒醒后涌上心头。
在花丛中的客人,任由凤纹的丝巾缠绕发髻,还要再饮尽杯中美酒。

注释

娇娆: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双弦:指古筝或类似乐器的两根弦。
华筵:豪华的宴席。
玉纤:玉指,形容手指纤细洁白。
龙沙:泛指边塞之地。
丁宁:叮嘱,恳切。
正宫商:古代音乐中的宫调之一。
伊州: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曲调。
愁是云兜:形容愁绪如云般沉重。
鸾绡:绣有凤凰图案的薄绸。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沁园春·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是一首赞美音乐与演唱技艺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董氏女子演奏双弦的动人场景。

"谁唤娇娆,斜插双弦,华筵乍开",以疑问和场景的设定,引入了主角董氏的出场,她如娇媚的佳人,轻轻插入双弦,为华丽的宴席增添一抹艺术气息。

"爱玉纤轻轧,半笼翠袖,歌喉缓引,暗点鸳鞋",通过描绘她的手指轻触琴弦的动作和歌声的婉转,展现出她的技艺精湛和情感投入,鸳鸯鞋的细节也暗示了她的美丽。

"胡部新声,乐工巧制,写出龙沙马上哀",赞美了音乐的新颖和情感深度,仿佛能唤起边塞的哀愁,令人动容。

接下来,词人通过"丁宁击节金钗"和"春风且慢催",描绘了听众的专注和音乐的节奏感。"正宫商分犯,拽归双调,伊州入破,攧遍三台",进一步描绘了音乐旋律的变化和层次,展现了演奏的丰富多变。

"画扇香收,罗巾汗湿,愁是云兜醉后回",通过人物的反应,传达出音乐带来的深深感动,甚至让人醉酒后仍难以忘怀。

最后,"花闲客,任鸾绡缠髻,更尽余杯",以花间的闲逸氛围和继续饮酒的动作,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沉醉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赞美了董氏的才情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花心动.剑浦有感

花信风寒,绮窗深、匆匆禁烟时节。

燕子乍来,宿雨才晴,满树海棠如雪。

黛眉准拟明朝画,灯花剪、妆奁双叠。

负佳约、鹊还误报,燕应羞说。宝镜将圆又缺。

从涩尽银簧,怕吹呜咽。

一霎梦魂,也唤相逢,依黯断云残月。

古来多少春闺怨,看薄命、无人如妾。

软绡帕、凭谁寄将泪血。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苏武慢

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

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

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

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

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

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

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

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对雪

冻雨跳空,朔云屯地,陡觉夜寒无赖。

谁从蕊阙,宴罢群仙,一样佩零珠解。

应唤冯夷,起舞回风,搅碎渺茫银海。

倚南窗清思,盈襟看尽,整容斜态。

君试问、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

何如倦客,蜡屐枝筇,乘兴竹边梅外。

随处堪寻,卖酒人家,春渚水乡挑菜。

趁湖山晴晓,吟魂飞上,玉峰瑶界。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形式: 词牌: 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