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侯九日(其二)

几回九日九江湄,杖屦从容信所之。

下噀远寻观穫处,东篱想见醉眠时。

共陪今日吴兴守,犹记当年己酉诗。

我亦平生知所慕,飘飘衣裾任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日节一同游历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与自然的赞美。牟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共同漫步于江边,自由自在地行走,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他们追寻着远方的田野,想象着在东篱之下,友人沉醉于美酒与自然之中的情景。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几回九日九江湄”,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九日节与九江边,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与自然的宁静。接着,“杖屦从容信所之”一句,生动描绘了友人与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踪,表现出他们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下噀远寻观穫处,东篱想见醉眠时”,进一步展开画面,想象友人在田野间探寻收获的喜悦,以及在东篱下醉卧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共陪今日吴兴守,犹记当年己酉诗”,将话题转至当前与往昔,强调了友情的延续与回忆的美好。诗人与友人一同陪伴着今日的吴兴守,心中仍铭记着多年前的诗歌,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记忆。

最后,“我亦平生知所慕,飘飘衣裾任风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真挚情感的追求,即便是在风中飘扬的衣襟,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自由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贺张老山得代

富贵方来本不期,湖山径去岂无辞。

众咻直欲齐为语,一笑姑存郐与讥。

难办求田还问舍,且教入务并寻医。

幡然强为招延起,从此岩阿烂蕨薇。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萧子中

诚斋手摘千岩稿,诗律清森近代无。

仍世科名香未歇,诸孙文采蔚相扶。

横经为喜皋比稳,觅句何妨鹤骨癯。

会见萧生起东海,几年志抱一时摅。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罗汉臣

向曾平步上仙鳌,拂袖归来气尚豪。

自有西山堪拄笏,不妨右手且持螯。

凌云载酒浑如梦,泛雪回舟也自高。

顾我馀生复何事,闭门三径削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过洞庭山书湖中所见

欲谈旧事恐悽然,谁遣奇观堕我前。

鹜阵万屯湖为黑,冰须千尺水皆悬。

无多风色似天相,阿那人家疑地仙。

更有一般堪羡处,嫩醅绿蚁醉无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