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其一)

当代儒林老,谁知蕴学精。

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

簪橐何时去,堂坊一旦成。

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当代的儒家学者们,谁知道他们深藏学问之精深。
他们在经典法则上熟练通达,被称为博学通晓经术的人。
何时能离开书斋,成就一番事业,建立自己的名声。
如同汉朝的贾谊,令人感叹,他的仕途未能达到公卿高位。

注释

当代:指现在这个时代。
儒林:儒家学者的群体。
蕴学精:深藏不露的学问。
典章:法律和制度。
推练达:熟练通晓。
经术:儒家经典学问。
号通明:被称为通晓。
簪橐:古代读书人的书箱。
堂坊:声誉和成就。
汉庭:汉代朝廷。
贾傅: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
仕不至公卿:仕途未能升至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敬挽侍读给事王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王公深厚学问和治学能力的赞赏。"当代儒林老"四字点出王公在学术界的威望,暗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者。"谁知蕴学精"则强调了他深藏不露的学问之精深。

"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两句进一步描绘王公对经典文献的精通和对国家制度的熟悉,显示出他的学识广博和通达政事的能力。"簪橐何时去"暗指王公即将离世,"簪橐"代表官职,"一旦成"则表达对其事业成就的肯定。

最后两句"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借用了汉代名臣贾谊的典故,贾谊曾被贬长沙,未能至公卿高位,以此表达对王公未能在仕途上达到最高职位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王公品德和才学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评价既客观又充满敬意。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刁节推郊居寄说晤二诗僧

倦赋从军咏式微,山斋重此理松扉。

春来园圃朱樱遍,霜后盘飧绿芋肥。

瓶锡时邀高士驾,台缁多学野人衣。

白莲诗社方求友,喜得支公与共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其二)

莲疏菊未破,野艳独敷荣。

濯水红缨细,铺园步障平。

露寒偏发色,风劲不摧茎。

采掇聊供饵,丹房助气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其一)

烟雨寒塘外,萧条广隰中。

花逢秋至盛,人爱水边红。

碎缬排霜叶,纤蕤拂露丛。

尊罍不见赏,留得伴溪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门下侍郎东台夜直见寄

五年班缀望夔龙,曾托帡幪庇雨风。

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

升沈不改交情见,出处虽殊趣舍同。

谩叩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