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公楼下繁华树,一日遥看一百回。
羽盖梦馀当昼立,缟衣风急过墙来。
洛阳路不容春到,南国花应为客开。
今日岂堪簪短发,感时伤旧意难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望燕公楼下李花》,通过对燕公楼下的繁华景象和李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燕公楼下繁华树”点出地点,暗示昔日的热闹;“一日遥看一百回”则写出诗人对过去的深情凝望。接下来,“羽盖梦馀当昼立,缟衣风急过墙来”通过想象,将李花比作故人的身影,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
“洛阳路不容春到,南国花应为客开”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被阻隔在外,而南国的花朵却似乎为了离人而独自绽放的感慨。最后,“今日岂堪簪短发,感时伤旧意难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凋零的李花,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难以再像过去那样承载繁复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陈与义在乱世中的怀旧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
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
江城八月枫叶凋,城头哦诗江动摇。
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
纶巾老子无远策,长作东西南北客。
不如何逊在扬州,坐待梅花映妆额。
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
玉轪载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
馀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