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送春

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荼蘼架外草青青,绿荫如幄遮来处。

小梦初醒,斜阳易暮。微行悄步看他去。

一溪花瓣水声长,谁知即是春归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送春》由清代诗人沈湘云所作,描绘了一幅送别春天的细腻画面。

开篇“恰恰莺啼,喃喃燕语”,以鸟鸣声起笔,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商量欲倩东君住”,借用了“东君”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春天的使者,表达了对春天留驻的渴望与不舍。

“荼蘼架外草青青,绿荫如幄遮来处。”这两句通过描绘草色青青和绿荫覆盖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而“小梦初醒,斜阳易暮”,则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融合,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感慨。

“微行悄步看他去”,以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天离去时的小心翼翼与深情。最后,“一溪花瓣水声长,谁知即是春归路”,以溪流中的花瓣和潺潺水声,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离去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春天虽然离去,但其美好与记忆却永存于心。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离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自然更替规律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

沈湘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氏婢。工词。有《峡水馀音》

  • 字:绮琴
  • 籍贯:江苏江阴

相关古诗词

淡黄柳.归舟咏蝉

寒蝉乍咽,桥外停兰楫。一带江村残雨歇。

听到五更欲断,淡月萧疏又秋色。

这时节,梦儿乍成得。橹声苦、响偏急。

记乌衣巷柳曾相识。

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树无情自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望梅花.午日

记得儿时闺阁,亲剪虎符贴著。

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

形式: 词牌: 望梅花

解语花.吊齐女

晴岚窈窕,绣岭周遮,一带残阳浅。荒坟草掩。

行楸外、不见吴宫人面。鸟啼花晚。

抛残了、画裙罗扇。秋到也,凋尽白杨,未觉悲风减。

孤魄羁留谁管。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一声低唤。

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邮亭旅馆。

料死后、芳魂同怨。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高阳台.倚自题原调.见顾翎《绿梅影楼词存.题词》

玉琯吹春,浓云隔雪,暗香初傍霜毫。

如此幽栖,轻颦底上眉梢。

琅玕待刻珍珠字,怕冰姿、著意难描。

映疏寮,笺展红霞,袖展青绡。

江南芳讯今何似,镇蛮烟蜒雨,愁倚琼箫。

梦绕江村,一枝细认溪桥。

何时真向图中坐,倩长娥、诗句重敲。

漫魂销,亚字阑低,心字香焦。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