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其一)

癯槁岩下士,迹隐心捷径。

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

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

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

形式: 古风

翻译

瘦削的隐士居住在岩石之下,足迹隐蔽内心却寻找捷径。
世俗之人满面羞愧,在尘世中逢迎讨好,只求游乐放纵。
陈先生真是贤明啊,既不受外界影响也不伤害本性。
他在风浪中保持清白,独自如千钧重的锭子坚定不移。

注释

癯槁:形容人消瘦枯槁。
岩下士:隐居在山岩下的士人。
迹隐:踪迹隐藏。
心捷径:内心寻求直接的道路。
汗颜:因羞愧而脸红。
尘中夫:世俗之人。
谄笑:奉承的笑。
游骋:游乐放纵。
贤哉:真贤明啊。
两不伤:不受两种伤害。
厥性:他的本性。
洁身:保持自身纯洁。
风波涂:风浪中的道路,比喻艰难困苦。
独若:独自像。
万钧锭:千钧重的锭子,比喻坚定不动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求志书院风貌和赞美其中陈夫子品格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癯槁岩下士,迹隐心捷径"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幽静的山岩之下寻找学问之道,他们的心志高洁,不随波逐流。"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则写出世间俗人争名夺利、阿谀奉承的情景,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夫子的赞赏,认为他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其本性,不被外界所动摇。"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则形容陈夫子如同坚固的金锭,即使在风波激荡中,也能够保持自身的清净和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陈夫子这种高洁品质的赞美。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其三)

君气久已浩,君志复何求。

同声久绝和,一见忘百忧。

藜藿鄙膏粱,絺绤傲狐裘。

德辉下可览,安用翔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求茶戏丘公美

公美方自灵隐来,面上灰土衣尘埃。

自言夜借僧榻眠,白日买酒不惜钱。

半月等得头水茶,欲求善价先还家。

君不见边孝先,瞌睡昼多眠。

点茶追清兴,诚与真性便。

闻君结交素奇伟,朋友须求无逆意。

苟惠上品一斤来,庶全见利而思义。

形式: 古风

谷隐寺

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

朅来谷隐游,契我赏心适。

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

谁与龙象筵,一扫狐兔迹。

綵云布楼台,迎日丽金碧。

堂高磬声邃,壑远松响激。

山光晚相照,空翠浓欲滴。

行当就墟市,幽栖买泉石。

日咏招隐诗,时过弥天释。

形式: 古风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其一)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