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督师史公享堂

故明丞相有祠堂,乱后衣冠此地藏。

宫府武侯犹拜表,江淮信国自勤王。

曲城车马通神道,瘠土松杉接战场。

异代褒忠逢圣主,诏书史法两辉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所作的《明督师史公享堂》,通过对明代丞相祠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史可法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崇敬之情。

首联“故明丞相有祠堂,乱后衣冠此地藏”,开篇即点出祠堂所在之地,曾是明代丞相的居所,如今在战乱之后,衣冠文物都聚集于此,既显出祠堂的历史地位,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颔联“宫府武侯犹拜表,江淮信国自勤王”,通过“拜表”和“勤王”两个词,生动描绘了史可法作为武侯,不仅在宫府中尽职尽责,还亲自率军赴援,展现了其忠诚勇敢、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颈联“曲城车马通神道,瘠土松杉接战场”,以“曲城”、“车马”、“神道”、“瘠土”、“松杉”、“战场”等意象,勾勒出祠堂周边环境的肃穆与庄重,同时也暗含着历史的痕迹与战争的残酷。

尾联“异代褒忠逢圣主,诏书史法两辉光”,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史可法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其死后得到圣主褒奖的欣慰,同时强调了历史记载与官方表彰对于铭记英雄事迹的重要性,使得诗人的敬仰之情得以升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体现了对忠诚、勇敢、担当等美德的颂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130)

汪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鲁示所作赠郑舍人晴波高格洪响使人神王昔与舍人同客江阴追叙游历作此却寄时观鲁亦往江阴即以送之

我昔孟冬南渡江,江潮始落呈崖棱。

舍人开箧示我诗,入手但觉云霞蒸。

中流叩舷诵石鼓,力与水势争吰噌。

暮投山店四肢惰,山阁凭空见星火。

绝壁云阴脚下生,彻夜江声枕上过。

月落闻马嘶,门外风色寒。

霜清万木秀,霁景明林端。

纡回七十里,下见漕河乾。

练湖草动北风起,白塔朱楼照湖水。

黄沙扑面人却行,车轮格格官路平。

寒天日落四山紫,疲马向城时一鸣。

江阴古寺遇人寡,双柏婆娑雪沾洒。

天风振柯龙自吟,佛殿阴阴夜飘瓦。

兴来著屐君山巅,侧身四望心茫然。

日光海气伏不动,时见空中生紫烟。

当时相乐自如此,别来踪迹东西水。

故人身直承明庐,石室三年读秘书。

岂是文章贵敏疾,高文典册用相如。

吾兄今诗伯,长歌动光彩。

鼓柁东南征,所见足吁駴。

胸中五岳起未平,更赋高邱望远海。

形式: 古风

平山

平山山下路,寒食有炊烟。

歌管停春社,樵苏问墓田。

赋诗金谷宴,脩禊永和年。

旧日经行地,风流在眼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邗沟夫差庙

吴王旧庙蜀山陂,沟水东流绕殿基。

春社神巫时击鼓,好风贾舶互扬旗。

侈心齐晋终亡国,遗利江淮合荐祠。

可忆姑苏台上乐,青山歌舞对西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焦山鼎歌

三代法物今尚存,太学石鼓焦山鼎。

四周刻作云雷形,光泽照人清耿耿。

其上有耳下有足,古尺既亡不可省。

古文款识九十三,下视孔悝非其等。

王曰世惠惟女贤,锡女器服由史端。

世惠作鼎享列祖,煌煌策命载天府。

同时若有吉甫诵,岂异韩侯召公虎。

千年神物化不尽,遂使元英陈大吕。

朱霞照水日西落,闪映丹砂色喷薄。

土花隐起晕青翠,石壁云岚静交气。

清江月出光满堂,掣电惊蛟见铭字。

汾阴泗水各有畤,宝玉大弓为盗资。

当年铸此象百物,神奸恨不图分宜。

焦山百里限风水,深岩幽怪藏瑰奇。

浮云金景望不见,为君作此宝鼎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