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绍木博士之福州

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

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

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

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送林绍木博士之福州》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感慨。首联“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以彤云散去,阳光映照临轩的景象,象征着林绍木即将离开京城,前往福州任职,如同除书(任命文书)一般,将他带向新的生活和责任。诗人以“捧得除书”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庄重与期待。

颔联“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则转而描写林绍木到任后的情景。诸士的共同欢庆,预示着他在福州将受到热烈欢迎和尊敬。同时,“三山”代指福州,与“旧环门”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林绍木未来在福州生活和工作的美好祝愿。

颈联“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运用了巧妙的对比手法。前句“几年夜雨韦编冷”回忆了过去林绍木在学术研究中夜以继日、寒夜苦读的艰辛岁月,韦编(用牛皮绳编连竹简)因寒冷而显得冰冷,形象地展现了其勤奋与毅力。后句“此日春风绛帐温”则描绘了今日春风拂面,温暖如春的场景,象征着林绍木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温暖。这一联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从过去到未来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尾联“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表达了诗人对林绍木离别的不舍之情。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想象着林绍木手持长戟(古代武士所持武器),依然怀念着与同僚们共处的时光,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面对即将为离别准备的酒宴,诗人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交织的情感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新生活的祝福,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送郑司训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

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

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亦泉自都下还岭南以诗见寄

万里孤骞逐雁还,五云回首思长悬。

新诗不作怀湘赋,往事犹伤去国年。

谁使骅骝甘伏枥,肯从燕雀说冲天。

清朝材馆无遗录,海上蓬踪好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修吾同年太封君荣寿

南极宵县紫极旁,南山春引彩云长。

宫袍新赐三花烂,舞服遥怜五色光。

鸿宝枕中多秘授,凤毛天上日高翔。

欲从宿海穷余润,挹取灵源入寿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熊封君

仙翁何事醉颜酡,醅发彭湖酒作波。

九十年华看荏苒,八千椿老自婆娑。

兰台日近云霄迥,药圃秋深雨露多。

莫向天涯咏将父,要看舞服即鸣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