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三)

少小长母家,拊怜辈诸童。

食贫走八方,略已一老翁。

不能成宅相,颇似舅固穷。

何以报嘉德,取琴作南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我从小在伯母家长大,疼爱着众多的弟妹。
为了生活贫困四处奔波,如今已像一个老翁。
无法给予丰厚的回报,只像贫穷的舅舅一样。
拿什么报答她的善举?唯有弹琴,如《南风》般表达感激。

注释

少小:小时候。
长母家:伯母家。
拊怜:疼爱。
辈:众多。
诸童:弟妹们。
食贫:为生活贫困。
走八方:四处奔波。
略已:大致已经。
一老翁:一个老翁。
成宅相:给予丰厚的回报。
颇似:像。
舅固穷:贫穷的舅舅。
何以:用什么。
报嘉德:报答善举。
取琴:拿琴。
作南风:如《南风》乐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长母家中与众多孩童一同成长的经历,生活艰辛,四处奔波,仿佛早年的他已经是一位年迈的老翁。他感叹自己未能像舅父那样有所建树,生活困顿。对于长母的慈爱和恩惠,诗人想以音乐回报,创作了一首琴曲《南风》,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在一次与六舅的偶然相遇中,他们在风雨中滞留十日,夜晚共眠交谈,诗人忆起这段往事,深感珍贵。于是将这段经历化为诗句,每行十个字,总共八句,编成十首诗寄给长母,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怀念和感恩之情。黄庭坚的诗才横溢,情感真挚,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七)

负薪反羊裘,爱表只伤里。

补纫虽云工,岁晏安可恃。

洗心如秋天,六合无尘滓。

浮云风去来,在彼不在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四)

德人心寂寥,立朝实庄语。

虎节坐山城,孤云犹能雨。

文章被甥侄,孝友谐妇女。

偃息一亩宫,植梅当歌舞。

形式: 古风

庭诲惠钜砚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

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思贤

杨家事业绝当时,百家疏通问不疑。

高文大册书鸿烈,润色论思禁林杰。

堂堂司直社稷臣,谏有用否不辱身。

劲气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婴龙鳞。

忍能持禄保卒岁,归去求田问四邻。

今时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

我来回首行路难,城郭参差夕照閒。

风急饥乌噪乔木,孤坟牢落具茨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