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三)残菊》,通过对残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零落黄金蕊",形象地写出菊花即使凋零,其金黄色的花瓣依然璀璨,象征着其不屈的精神;"虽枯不改香",强调了菊花即使在枯萎的状态下,香气依旧,寓意其高洁的品质。"深丛隐孤秀",描述了残菊独自在花丛中保持其独特的风姿,显示出其孤傲与坚韧;"犹得奉清觞",则以饮酒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残菊的敬意和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借残菊寄寓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崇尚和对岁月更迭的淡然态度。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多病相如不复云,更何曾有卓文君。
他时我向会稽去,只是荆钗与布裙。
蝴蝶飞时雪斗轻,满街撩乱得人惊。
欲寻宋子东城去,马畏春泥不敢行。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